盖世汽车讯 3月30日,吉利汽车在北京举行了关于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的新闻发布会,以下内容为吉利总裁李书福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在座的各位可能已经从相关的媒体报道获悉,瑞典当地时间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以及相关的资产,包括知识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和日本前首相能源部部长出席了签署协议。首先感谢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国家工业与信息发布,以及中央有关部委对吉利并购沃尔沃这项工作的关心、帮助和指导。感谢相关金融机构以及有关支持、帮助吉利这一次并购行动的所有领导。感谢所有关注、关怀、参与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个行动的所有的人士。向所有的网民和社会各界以及新闻界的所有朋友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参与这项并购的顾问公司,科技行、律师行,以及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成员。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迄今为止最重大的海外收购之一,这不仅仅是吉利控股集团向前迈出的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也标志着中国和世界汽车工业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全球三大名车之一的沃尔沃,不是有钱就能买得来的,福特选择新的东家有他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吉利通过多人的投标,取得了这样一个资格。
吉利是一家年轻而且发展稳健的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吉利已经成为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以及产品研发、制造、营销能力的中国汽车公司。从与英国的合作,到收购全国领先的自动变速器公司,吉利实现了零部件制造到整车制造的国际化跨越。未来拥有东方和西方两个完全不同的本土市场的沃尔沃轿车,其对抗市场波动的能力必将大大增强。
另一方面,中国在采购与研发方面所蕴含的成本优势,必将增强未来沃尔沃轿车的全球竞争力。安全与环保是人类对世界汽车行业发展的追求与期待,沃尔沃经历了几个时代的检验,正是以其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和杰出的驾驶体验而享誉全球。
沃尔沃具有从主动安全,到被动安全,到一系列的领先的安全技术。沃尔沃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两级出发安全气囊,而且座椅,汽车安全玻璃,轿车安全车身,以及三元催化技术,最近沃尔沃又发明了可以自动刹车的城市安全系统,以及行人保护安全技术。这些革命性的技术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挽救了无数的生命。我们决心进一步提高沃尔沃的工程技术和设计品质,进一步地方沃尔沃的全球竞争力,我们要支持沃尔沃“双零双强”计划的实施。
什么叫“双零双强”呢,也就是说零伤亡,另污染。双强就是要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强劲的企业生命力,所以我们要把沃尔沃轿车公司打造成一家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强劲生命力的世界级超级豪华汽车企业。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吉利,我们非常清楚沃尔沃来自北欧,耕植于瑞典,离开了这个特定的土壤,沃尔沃将不再是沃尔沃,没有根基的品牌,自然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沃尔沃将保留自己的鲜明特点,在日本哥德堡的团队下和新的董事会的领导下,继续追逐,在顶级豪华汽车领域的发展。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也不生产吉利。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制造到自主创新,一步一步脚印,健康地成长起来了,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攀登科学技术新的高峰。我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走出去、引进来”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
未来吉利汽车与沃尔沃轿车是兄弟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换了新东家以后的沃尔沃将会制定一系列新的重大发展举措,让沃尔沃恢复往日的生机和活力,重新回归过去的野性和活力,迅速形成强劲的生命力与强大的生命力。愿望是美好的,理想是远大的,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竞争是复杂而无情的,我们的生命崇高而艰巨,我们坚信吉利和沃尔沃这一对兄弟已经做好了应对挑战的一切准备。应对挑战靠人才,人才成长靠培养,企业竞争靠团队,团队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
多年来吉利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团队建设,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北京吉利大学,吉利研究院都是吉利汽车人才培养的摇篮。沃尔沃加入吉利大家庭以后,我们的产学研联动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升华,我们一定在人才和创新方面投入更多,更大的力量,为实现沃尔沃“双零双强”目标而不懈努力。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03/300559475947166767237.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