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同城汽车双雄的故事

专访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李纲先生

盖世汽车网 文月 2010-02-11 10:33:50
核心提示:通用走向没落的原因是因为固步自封,失去了活力。一个组织如果失去了创业的朝气,就会眼光向内,更斤斤计较于内部的事务,而失去对外部市场的关注。当市场出现非常情况的时候,如信用危机,公司必然会破产。并不是金融危机使通用破产,通用的败象早已存在,金融危机只不过加速了破产的过程。通用的破产在于其本身早已失去创业精神,病入膏肓,进入了垂暮(aging)状态。

众所周知,美国汽车业巨头通用汽车公司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已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在联邦政府财务救助下维持生计。目前正忙于债务重组,与各利益方谈判周旋,并为计划抛售的资产寻找买主。相比之下,行业老二的福特汽车公司既没有伸手要钱,也无破产之虞。中外管理学界和媒体,早有洋洋洒洒的分析和报道。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李纲先生将在本期盖世汽车网的访谈中,引用Adizes Institute总裁Ichak Adizes博士的分析,为我们讲述同城汽车双雄的故事。

埃森哲 通用 福特

上图为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李纲先生

福特拥有稳定团结的家族股东支持

盖世汽车网:我们了解到2006年福特再次遇到经营上的麻烦,境况比通用还差。当时他们是如何化解危机的呢?

李纲:2001年鉴于当时不理想的经营状况,家族股东们决定解雇当时的CEO Jacques Nasser,由已任公司董事长两年的比尔∙福特取而代之。

当时在比尔∙福特的建议下,家族股东们采取了两条冒险的措施:一是打破常规,在福特历史上首次从汽车行业以外雇佣CEO,从波音公司找来Alan R. Mulally接替比尔·福特担当此职。二是用福特全部资产抵押,借贷230亿美元。这笔钱后来使福特避免了现金危机和保持独立,而通用和克莱斯勒则由于现金枯竭被推入了破产保护。

Mulally上任后带来了不同的经营眼光。将Nasser时期大量发展的繁杂品牌和业务线精简,并大量举债支持结构调整。为了说服银行愿意贷款给福特,公司取消了分红,使家族股东每年少收入数千万美元,家族股东也做出了牺牲。从那以后福特梳理简化了全球的运营架构和模式,踏上了生产小型节能轿车的新道路。

福特宣布计划到2012年更换或改良在北美和其他地区销售车型的90%。到2014年公司将完成新车型上市的一个完整周期,并进入第二个周期的一半。这一速度将大大快于公司以前推出新车型的速度。通常汽车厂商至少每四到五年才推出重新设计的车型。

盖世汽车网:的确,福特每次危机的度过都受益于福特汽车的家族股东的团结。

李纲:对的,福特汽车家族通过特别股票拥有公司40%的投票权。1987年亨利·福特二世去世以后,20多年来家族成员每季度固定开一次会,商讨公司经营事宜,如今参会人员达35人。在会议上大家敞开沟通渠道,畅所欲言,一旦形成决议大家都坚定支持。

2007年曾有部分家族成员动议雇佣华尔街投资公司为家族设计长期战略,包括探讨与其他公司合并和出售股权的可能性。这个动议遭到其他家族的反对,经过投票否决后,从此不再议。

家族成员对公司的支持是感情上的投入,而不仅仅是财务投资。家族股东的坚定支持提供的稳定因素是通用汽车的管理层所不具备的优势。

福特家族股东们总共7010万股的特别投票权股票,在2009年1月份价值降到了极低点,缩减为1.4亿美元。而十年前这些股票价值22亿美元。2009年一季度福特仍然亏损14亿美元。由于全行业销售下滑,收入来源没有保障,现金储备也在减少。但是福特家族成员表示,他们没有看到任何使他们失去信心,放弃希望,出售股权的情况。

通用为何变为垂暮企业

盖世汽车网:关于通用汽车如何走入困境的分析,中外管理学界和媒体,早有洋洋洒洒的分析和报道。相当一部分讨论都是在探讨工会和公司博弈所产生的后果。您能否从管理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呢?

李纲:通用汽车曾经是美国工业实力的象征,一个以创新和效率受到社会尊重的大企业。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见于那个广为人知的说法:“有利于通用汽车的,就是有利于美国的”。它走到今天这一步,令人扼腕。我对通用汽车一直比较关注,看过很多管理学界和业界人士对其走下坡路原因的分析评述。这里我引用我认为比较中肯的Adizes Institute总裁Ichak Adizes博士的分析。他认为通用走向没落的原因是因为固步自封,失去了活力。一个组织如果失去了创业的朝气,就会眼光向内,更斤斤计较于内部的事务,而失去对外部市场的关注。当市场出现非常情况的时候,如信用危机,公司必然会破产。并不是金融危机使通用破产,通用的败象早已存在,金融危机只不过加速了破产的过程。通用的破产在于其本身早已失去创业精神,病入膏肓,进入了垂暮(aging)状态。

盖世汽车网:那么通用是怎样失去它的创业精神呢?

李纲:主要有五个原因。

一、市场份额的作用。

当一个企业“感觉”它的市场份额是多少的时候,市场份额实际上不再是一个数学意义上的“事实”。同行业内两个销售额一样的公司,可以感觉到各自拥有大不一样的市场份额。秘诀在于如何界定你所服务的市场。如果把市场界定为只是你所服务的那部分客户,那么你的市场份额就会是100%。同样,也可以是 90%,80%……

当一个企业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较的时候,它的市场份额就变成相对的了。如果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比竞争对手大出很多,就容易滋生自满情绪。通用在二十年前拥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就象奥运冠军整天跟业余选手比赛,随便一发力就把对手拉下很远,“感觉良好”使它不再快跑,失去了创业精神。

二、决策的作用

众所周知,丰田于1997年推出的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是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迎合了绿色环保的潮流,确立了丰田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先行者地位。其实,通用早在90年代就投资3.5亿美元进行电动汽车的研究,掌握了最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在1996年推出EV1。但当时还有一些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如价格昂贵,每充一次电行驶里程不够长,充电耗时。在这技术即将突破的前夜,转折快要到来的时候,通用却对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在2000年停止了生产EV1,2002完全关闭电动车业务。随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当时赚钱更多的SUV的开发上。

结果,眼光短浅导致决策失误,失去了创新的领导地位和巨大的市场。直到2009年,通用才重整旗鼓,预计投资约2.5亿美元,与日立和LG在电池技术上展开合作,力争在2010年向市场推出电动汽车——雪佛兰Volt。

三、组织架构的作用

组织架构的含义在于职责和权力怎样在一个组织内分配。当一个组织处于发展和上升期的时候,通常采取集权的组织架构。因为成长中的组织还未能建立起成熟的体系和控制力,来进行分权管理而又不至于失去控制。当组织变得足够大的时候,就必须转化为分权式管理,再继续进行集权式管理会使领导脱离市场,脱离日常业务运营的基本面。

而通用如此巨大却坚持集权式的组织架构,使高层彻底与基层业务分割,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者就只能依赖用数字来管理。这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

四、领导风格的作用

通用汽车过去的五任CEO,除了Rober Stempel以外,其余全是财务会计背景出身。这种背景的管理人员,一般不是具有创造性的高瞻远瞩眼光的战略家,而是精于数字的事务性管理人员。他们倾向于眼睛盯住面前的仪表盘,而不是前方的道路。一个组织的领导者的风格决定该组织的企业文化。为了保证有一个鼓励创业精神的文化,必须有富有创新精神和长远眼光的领导者,带领企业不断推动其边界向更大的范围延伸。可惜在通用我们看不到这样的领导。

五、领导者的心理年龄

期望和预期之间的差距决定领导者的心理年龄。如果期望高于预期,就表明领导者有年轻的心理。如果预期等于期望就表明领导者的心理走向衰老。在通用的文化里,所期望的就是已经预期能得到的。所以为什么要在平静的池水里掀起波澜,要变革呢?可以看出领导者的心理已垂垂老矣。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02/010939153915151564364.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