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一汽技术中心汽车电子部部长刘明辉
一汽技术中心汽车电子部部长,汽车电子电气、电动汽车领域专家刘明辉
盖世汽车网:对于汽车电子的范畴和分类,现在比较杂。您觉得应该怎么分?
刘明辉:关于汽车电子产品涵盖的的范围及其详细划分,不同类型企业的视角不一样,因而有不同的说法和理解。一些国内整车企业更倾向于按整车应用领域和结构划分。总体来说,根据汽车电子产品与整车的关联程度,也就是“嵌入式”还是“非嵌入式”,将其划分为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两大类。电子控制系统又可按应用领域划分为动力总成电子、底盘电子和车身电子。国际上一些较大的零部件企业则更倾向于按照对整车的性能和功能的影响来划分,以便与整车企业更好地沟通,比如分为娱乐信息、舒适、安全等系统等。有些整车企业考虑到整车E/E架构的要求也这么划分。有些供零部件供应商,在某些专业电子领域进行更细的划分,比如按元器件、芯片,等等。
盖世汽车网:汽车电子的具体领域这么多,我国本土企业应该重点突破哪些?
刘明辉:不同类型的企业应当有不同的发展策略,我们可以按整车企业、能够提供系统的大型零部件企业、专业零部件企业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首先来谈整车企业。整车企业要在汽车电子哪些方面有所为、哪些方面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有所谓的领域要从哪些地方突破?
首先,整车企业要掌控整车的E/E架构定义,能够对整车电子电气系统产品进行基于该架构的平台化开发,这包括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总线通讯拓扑和通讯协议、单一系统产品平台设计等。现在电子和电气在汽车整车上越来越不可分割,整个电子电气的定义和架构,即E/E(Electronic/Electronical)架构,是整车企业一定要掌握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相当于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总布置。
其次,我认为有实力的整车企业一定要掌控动力总成的电子控制系统,这种掌控至少要包括动力总成电控系统产品的系统定义、应用软件(核心的控制策略含在里面)以及一些关键的执行器。当然,整车企业也要和零部件企业分工协作,有些部件可以从供应商处采购,比如电控单元硬件、传感器等。
最后,整车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掌控一些车身电子、底盘电子,有选择地做一些这方面的系统集成开发。
第二,谈一谈有志于成为中国的博世、中国的德尔福的大型零部件企业。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博世、自己的德尔福,虽然现在还未出现,但将来会逐渐形成。而有志于此的企业应该是从某个地方突破之后,逐渐发展壮大,最后形成博世、德尔福这样的企业。博世、德尔福做什么,中国的巨头也应该做这样的事情。根据中国汽车业的实际情况,这样的企业可能首先从整车企业中孕育成长出来。
第三,一些较为专业的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应从门槛较低的领域或企业自身的优势领域寻找突破口。从宏观上来说,是车载电子;在零部件领域,较易突破的是传感器、执行器和一些开发工具链,等等。
盖世汽车网:从成本角度看,有没有什么可重点突破的领域?
刘明辉:实际上在某些领域,国内零部件企业已经没有什么获得成本优势的空间了。像发动机的气道喷射式电控系统(PFI)、制动系统的ABS等产品,很多情况下已经没有什么成本优势可言。不过,一些创新技术仍然有很大的成本空间,但这些技术我们国内的投入暂时还不是很大的。另外,不能说没有成本空间整车厂就不为,因为有些是核心技术,比如动力总成的电控系统。没有成本优势,也要为。原因有二:
第一,你不为,人家卖给你的价格就高;你为了,虽然最后可能还要买它的,但是可以迫使它把成本降下来,你对零部件企业就有更好的控制。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的关系是合作,也是博弈。你技术高就可以控制对方,或者至少不被对方所控。
第二,整车的很多技术创新,比如混合动力,必须是在动力总成电子基础上去完成。若没有动力总成电子技术,很难做这些技术突破。
盖世汽车网:现在一汽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主攻方向是哪些?哪些已经在国内做得比较领先?
刘明辉:主攻方向:一个是在动力总成电子,第二个是在汽车整车的E/E架构和网络。
盖世汽车网:这些只是针对一汽的轿车开发的,还是也用于一汽的卡车、客车?
刘明辉:都做。最后做的是整个汽车电子的技术平台,应用到各个领域。
盖世汽车网:在汽车电子领域,更多的还是一个平台化的概念,而不是模块化?
刘明辉:对于电子而言,多数还是一个技术平台的概念。具体到某一个产品可能有一些模块化的概念。但总体来讲还是技术平台。
盖世汽车网:在汽车电子的测试设备方面,中国本土企业有多少机会?
刘明辉:这就是刚才我说的工具链,目前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做这方面的研发很活跃,但是因为实力和投入不足,目前还不是特别有竞争力,没有开发出有竞争力的工具链产品。不过,这些设备,和汽车业的自主与非自主、国产与非国产没有太大的关联(是中国的测试设备产业如何自主的问题)。国际上,在这些测试设备方面也是国际采购,没有什么垄断的问题。
盖世汽车网:很多最新的技术需要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来共同研发。会不会因为外资一级供应商的技术先进,而更多地主导这个研发?
刘明辉:对,有这个问题。目前国际上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一级供应商。在国内,因为本土整车厂非常弱,所以在研发过程中,容易由零部件企业来主导整车厂。整车厂只有把自己做强了,才能提高话语权。
汽车电子系统开发,整车厂可以选择自己开发或从供应商那采购。但是动力总成电控系统等最好是自己开发,不要去采购。即使采购,整车厂也要足够强,才能在跟供应商的合作中有主导地位。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01/11090358358146376125.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