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商用车 > 正文

王文兵:民族品牌客车走出去势头迅猛

中国经济网 2009-12-08 06:30:00

日前,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主题为“新商业文明的中国路径”的2009(第八届)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据悉,700多位国内外领先企业的领导人出席本次盛会,深入探讨正在走出经济危机冲击的中国能否成为建设新商业文明的主导力量。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兵在下午主题为“中国汽车业的雄心与陷阱”的主题论坛上表示,从大中型客车工业来讲,在10年前甚至更早,在全所有的在世界上发达国家有头有脸的客车企业都进入了中国,这是在10多年前。当然,方式、方法各种各样,有技术转让,有合资的,有独资的。包括了奔驰、伊利萨尔等,各种各样的品牌特别多。但是现在国内的市场上,民族品牌发展起来的汽车工业,占的份额在95%以上。在近5年以来,中国客车走出去的势头,不仅目前来说从中国客车产品的性价比来说,不仅可以在第三世界国家走出去、站得稳。而且在第二世界国家,也开始实现批量的销售。同时,现在也有个别的订单在发达国家开始有销售。

以下是嘉宾发言全文:

我们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是宇通客车。客车产业来说,在整个的汽车工业,今年是很亢奋,大家也很激动,是1300万辆,但是大中型的客车产业,在汽车工业里面是很小的分支,全行业每年就是10多万辆。但是,我想表达几个观点,第一点中国汽车工业突破1300万辆,从数量上来说,汪总也谈了,这是一个转折点。但是这也是一个趋势的问题,城市化的进程,从我们的判断没有20年和30年是很难完成的,那么在城市化进程发展过程当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必然会非常地乐观和辉煌。

第二,把客车放在大的国民交通趋势里面看,可能是一个清醒的趋势。大家买得起车、造车都不是问题,但是停放的问题以及它对于社会文化造成的影响,需要同步的考虑才会更好。大中型客车是公共的交通工具,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包括现在很多的城市,北京大家也说了,在堵车,现在我来自郑州,郑州也成了堵城。那么,大家更多地城市都成为了堵城的情况下,我们觉得可能会对整个大的交通结构下面所决定的各种汽车工业的产业结构,可能也会产生一个影响。所以,公共交通工具的关注和发展,我觉得可能在今后整个汽车工业里面的地位和影响,如果给予更多的关注,可能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会更和谐。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意见。

刘持金:罗威先生讲了一句话特别重要,中国的企业不仅要在国内跟跨国公司进行针锋相对的竞争,而且要看到接下来在低端市场上,在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有着巨大的竞争的空间。在最近这两天,有一个新闻,在座关心汽车的都可以听到。通用汽车和上海汽车签订了一个新的协议,就是多卖给他1%的股份,上海汽车占51%,通用占49%,原来是平等的。这还不说,通用给了50%的股份,共同来开拓印度市场。

带着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宇通汽车的王总,因为在客车里面,咱们海外市场还是表现不错的,您怎么看中国汽车在某些细分市场走向海外发展的前景?

王文兵:有很多的概念刘总谈到了,实际上我从大中型客车工业来说,大中型客车产业来说,在10年前甚至更早,在全所有的在世界上发达国家有头有脸的客车企业都进入了中国,这是在10多年前。当然,方式、方法各种各样,有技术转让,有合资的,有独资的。包括了奔驰、伊利萨尔等,各种各样的品牌特别多。但是现在国内的市场上,民族品牌发展起来的汽车工业,占的份额在95%以上。

在近5年以来,中国客车走出去的势头,不仅目前来说从中国客车产品的性价比来说,不仅可以在第三世界国家走出去、站得稳。而且在第二世界国家,也开始实现批量的销售。同时,现在也有个别的订单在发达国家开始有销售。比如说宇通在南美,尤其是古巴,近几年来有将近1万辆宇通的大中型客车在运营。用我们老板的话说,他在古巴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在中国的知名度。因为在古巴每次去卡斯特罗先生都亲自召见,长时间的会谈,而且在万人大会上做演讲。所以说,最起码从汽车工业来说,不仅走出去对于客车工业没有丢人,这个情况是什么呢?这里面我个人认为,宇通客车在产品技术方面已经是超过了奔驰,或者是超过了沃尔沃吗?不是这样的。这里面有一个产品性价比和市场匹配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市场里面中国的客车工业可以占有95%以上的份额?中国的客车企业,可以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造出相应性价比的客车。你说奔驰和沃尔沃,沃尔沃在中国有两家生产合资的企业,西安沃尔沃和上海沃尔沃。这两家企业维持在高端,150万到200万以上的产品,低了它做不了。他现在只是维持一点点的市场份额,而且沃尔沃是靠当地政府的补贴,每年拿上海市场的公交订单。我觉得走出去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产品的性价比和当地的经济水平发展相适应是一个上量的关键。但是,从发展趋势来说,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发展,这是必然的趋势。那么,中国也想用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更可靠的客车。所以,中国客车工业也进步。

我相信中国的汽车工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客车工业已经走过的路,或者是家电产业走过的路,可能也有一些借鉴的意义。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12/07061347134798.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