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9月乘用车(狭义)分系别市场份额同比变化情况分析
今年1月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迷期后,在国家鼓励政策的刺激下出现了出人意料的高增长。而车企的市场份额会不会因这种波动而发生变化?下面盖世汽车网先就乘用车(狭义)市场[1]的份额做一分析。
根据CPCA公布的各车企2008年1-9月和2009年1-9月的乘用车销量数据[2],盖世汽车网整理出了各系列(自主品牌、日系、欧系、美系、韩系)车企2008年1-9月和2009年1-9月的市场份额(见下两图)。
对比图1和图2,可以看出,今年1-9月自主品牌车企、韩系车的市场份额出现明显增长,美系车的市场份额也有5个月出现增长,欧系车的市场份额变化不大,而日系车的市场份额出现明显下降。
为了更准确地展现各系别车企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我们将2009年1-9月的市场份额与2008年的进行对比,得出市场份额增长率(见表1、图3)。
从表1和图3可以看出的各系别车企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结论:
影响今年1-9月市场份额同比变化的主要因素可总结为:
1.产品系列是否契合政府对车市刺激计划的主要影响面(在狭义乘用车领域就是1.6L及以下排量车);
2.是否有更多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而导致这两个因素成为主要动因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车市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1、2月销量下滑,但之后却出现另很多车企(如丰田)始料不及的高速增长。
另外,国际车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也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策略变化。比如,一度陷入破产保护的通用汽车公司将国际运营部设在上海,将中国市场作为其主要市场,并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新产品投放和研发力度。而在北美市场严重受挫、今年出现70年来首次亏损的丰田,不仅出现最高层人事调整,“决策速度迟缓”[3],也“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失误,没有预料到政府救市政策出台后,汽车市场的增长会如此强劲”[3],从而与增长市场份额的大好机会失之交臂。而现代汽车在北美市场反而因其他车企走弱而销量大增,并加大了在中国以及其他市场的扩张。
备注:
[1] 除特别说明之处,本文的乘用车均指狭义的乘用车,即轿车、SUV、MPV三类之和。
[2] 本文的数据初始来源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公布的车企针对国内外市场的批发销量数据。
[3] 丰田汽车常务董事毛利悟在总结今年在华表现失利、没能跟上市场发展的原因时,做出的表述。
感谢IHS Global Insight公司的曾志凌、CSM Worldwide公司的黄哲睿、POLK公司的唐静提供的深入分析和见解。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11/03091435143512579011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