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分析 > 正文

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连创佳绩的三大因素(表)

今年以来,中国车市在政府持续有效的汽车救市政策的刺激下,持续升温,月度销售纪录也因此被屡屡刷新。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达到52.4657万辆,为历史新高,之后这个乘用车月度销售纪录被屡屡改写;4月,国内乘用车月度销量达到57.5228万辆;5月,国内乘用车月度销量达到57.7920万辆;6月,国内乘用车月度销量更是首次突破60万辆达到62.6730万辆;而在刚刚过去的9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月度销量再创新辉煌,达到71万辆左右,同比2008年9月增长近八成。

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连创佳绩的三大因素(表)

图表:国内车企9月销量统计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500万辆,相当于去年全年的销量,同比2008年同期更是激增36%左右,中国车市的全球车市“避风港”地位稳固。

【要闻点评】

1、政策是最大驱动力

受制于政府鼓励政策的结束,欧美汽车市场9月份表现重现低迷。统计数据显示,“旧车换现金”(Cash forClunkers)计划结束以后,9月份美国汽车市场共售出新车74.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7%。其中,通用9月份美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45%,克莱斯勒销量下降42%,福特汽车的销售量也结束了7、8两个月以来的增长趋势,同比下滑5.1%。而欧洲市场的德国也处于类似的处境,因为政府的“以旧换新”计划的补贴资金耗尽,导致9月份新车销量较上月环比下降了近50%,市场需求急剧下滑。

而中国市场之所以能在今年一直表现强劲,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政府利好政策的刺激。购置税减半和汽车下乡补贴政策直接带动了汽车的销量,并且提前释放了明年的一部分消费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国内汽车消费市场避免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汽车市场的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

2、渠道下沉 企业区域政策向二三线市场转移

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销售火爆,车企纷纷扩充产能或提高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二三线市场的迅速崛起对此功不可没。调查报告显示,沿海发达地区及一线市场的销售总量的份额在近几年出现逐年下滑的势头,今年表现也整体欠佳。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二三线市场乃至四线市场在近两年的发展明显提速,尤其在今年的市场表现更为突出。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浙江、广东、上海等传统一线市场同比仍为负增长,但安徽、河南、山东、湖北市场上牌量却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山东,受益于临沂、潍坊等市场的发展,新车总上牌量已经跃居全国前列。

正是受益于这些二三线市场的良好表现,包括豪华车厂商在内,国内车企纷纷向内陆地区的二三线市场转移,车企战略已经在悄然改变。目前,东风日产、广州本田、神龙汽车、长安福特等主流汽车公司已经纷纷调整区域政策,奥迪、宝马、英菲尼迪等豪车品牌也随之启动渠道下沉计划。由于二三线市场目前远未达到饱和状态,市场前景非常值得期待。预计,二三线市场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将会是国内汽车销量的重要贡献力量。

3、经济转好 消费者消费信心回归

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稀释,消费者消费信心的回归是助推国内汽车市场不断上扬的催化剂。尽管今年这场源起美国金融危机后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也波及到了国内市场,但由于政府对几大支柱产业及时有效地实施了调整振兴规划,使得我国经济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消费者消费信心在经历短暂的萎靡后便逐渐恢复,再加上政府一些类优惠措施的刺激,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持续,以致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有增无减,促成了国内汽车市场整体的迅速回暖。目前,国内经济整体上已经触底反弹,国民收入稳中有升,按照传统四季度又将是汽车市场的销售高潮,今年汽车市场销量突破1200万指日可待。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10/13090248248119369779.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