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外资厂商一直试图进军中国重卡市场;进入2009 年以来,外资在这一领域更是动作频频。1 月,戴姆勒重卡合资项目落地;7 月,曼入股中国重汽;9 月,日野重卡下线;同月,DAF 重卡项目启动。中外厂商都想在迅速回暖的中国重卡市场抢占更多的份额。在此,我们将借助掌握的真实数据,为您从生产方面简单描绘中国重卡市场的最新竞争格局。
虽然中国重卡市场在2004 年之后短暂转入低迷有很多具体原因。但总的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其中的周期性变化。那就是4~5 年为一个景气周期。前一个增长周期在2000~2004 年。而目前恰好正处于2005~2009 年的这一轮新的增长当中。尽管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远去,但现在恐怕没有人会怀疑中国政府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的能力和决心。
【外资车企在华重卡市场动向一览(2009 年)】
虽然中国重卡市场在2004 年之后短暂转入低迷有很多具体原因。但总的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其中的周期性变化。那就是4~5 年为一个景气周期。前一个增长周期在2000~2004 年。而目前恰好正处于2005~2009 年的这一轮新的增长当中。尽管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远去,但现在恐怕没有人会怀疑中国政府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的能力和决心。
从近年月度走势来看,重卡产量在2008 年北京车展前后达到顶峰,随即开始持续回落。2008 年3~4 月产量暴增可以认为是重卡企业在当时多重利好刺激之下而导致的非理性增长。考虑到2008 年底以来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2009 年前8 月产量与上年相比的同比降幅比预想的小得多。在走出了2009 年1 月初的低谷之后,目前重卡市场反弹势头显得相当强劲,且后劲十足。
从各厂商占全国总产量的生产比率(集团层面)来看,2008 年东风集团、一汽集团、中国重汽依次占据前三甲的位置;陕汽集团、北汽集团、北方工业则稳居第二阵营。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10/1205031531511916216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