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2025年成为世界汽车龙头
“山寨功”破技术壁垒
让比亚迪走红的F3一经推出就招致非议,认为其“山寨”痕迹严重。比亚迪F3与丰田花冠,二者外形极为相似,而且,比亚迪F3的零部件甚至还可以和丰田花冠通用,以至于有人把比亚迪的标志撤下来,换上花冠的标志。
对此,王传福并不避讳,但他把这种模仿称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比如F3,我们参照了一些国外公司的优秀品牌,我们使用它的非专利技术,把专利技术剔除掉。F3卖得那么好,就是因为它的设计好。”
除了F3模仿了丰田花冠,比亚迪随后推出的F0与丰田AYGO的外形也很相似,比亚迪F6和丰田凯美瑞也有诸多相似之处,而比亚迪汽车的价格却比丰田类似车型便宜一半以上。
对此,丰田甚感不安,把比亚迪F3买来研究,为什么比亚迪能造得如此像,而价格却那么便宜?许多人认为丰田会起诉比亚迪,但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
王传福表示,比亚迪虽然学习别人,但并不会惹上官司:“我们的车没有任何专利问题,我们把其中涉及的专利全部改完了,一条条地改。我们的确大量使用了别人的非专利技术,但非专利技术的组合集成就是我们的创新。知识产权要尊重,但可以规避。”
在攻破专利壁垒上,比亚迪有许多聪明的办法,“譬如说汽车的外观专利有五幅照片,前面、后面、侧面、正上方和斜上方,这五个方面都很相似,你就可能侵权,但只要其中有一幅照片风格完全不一样,就算其余的完全一样也不侵权。我们把头一换、尾一换就没有谁的专利了。”难怪许多人经常会有疑问,为什么国产汽车脸都长得不错,而屁股却很难看?原来脸都是别人的,只有屁股是自己的。
在比亚迪内部,设有一个知识产权部,有一百多人,专门监督各事业部,提醒他们用的哪些技术是别人的专利,需要规避。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我们每年要拆很多车,如果想用一种技术,先看有没有专利,有就调整、规避掉,没有就拿来用。我们甚至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而且100%不会让对手赢。”
事实上,索尼、三洋都曾将比亚迪告上法庭,最后都是比亚迪取得了胜利。
尽管模仿给比亚迪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捷径,但王传福也认识到模仿不是长久之计,关键还是要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以模仿产品为目的,以最终掌握开发平台为目标。”
李安定:家轿“零”到 “千万”级的突破
不要说60年前,即使21世纪露出第一缕曙光时,又有多少人能够想象,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私家车保有量会实现从“零”到“千万”级的突破。的确,这是一场跨越世纪的梦想。
被时代误解的特殊象征
20世纪上半叶,上海曾居远东私人轿车保有量之冠,有“万国汽车博览会”之称。然而,私家车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随着新中国诞生,就被严加限制,直到“文革”中彻底绝迹。即使是公车,也严格按等级配给。1984年以前,县团级干部也只能乘用国产吉普车。
当时中国的轿车千人保有量不足0.5辆,在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最末。红旗轿车从1958投产到1994年停产,36年间一共只生产了1500辆;当时量产的上海牌轿车,年产3000辆,不足国外汽车大厂商一天的产量。中国汽车工业长期呈现一种“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畸形结构。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使国产轿车不敷需求,日本轿车通过合法进口与走私,大量涌进国门。强烈要求生产国产轿车,一时成为从“两会”到校园闹市中的热门话题。
面对资金和技术的严重短缺,1982年,邓小平突破禁忌,批示“轿车可以合资”。3年后,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三个尝试性质的轿车合资企业建立。
1987年夏天,中央正式确定建立中国的轿车生产:“以一汽、二汽两个国有大企业为骨干,以合资的上海大众作补充。”
圆梦轿车凝聚着几代中国汽车人的理想和奉献。1987年夏,纪念解放卡车诞生30年大会上,中国汽车奠基人饶斌激动地说:“我老了,不能和大家一起投身新的创业。但我愿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桥,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齐心合力把中国轿车造出来,实现我们几代汽车人的轿车梦!”台下,鸦雀无声,老人的眼里闪耀着晶莹的泪花。
私家车成为禁区
上世纪80年代末,演艺名人、社会上“有路子”的人,经过特批,可以通过友谊商店购买外国使团淘汰的“二手车”,这是“文革”后最早的私人轿车。其后,通过易货贸易菲亚特126P为代表的一批东欧生产的微型轿车和小型车也流入中国,私家车以一种灰色的面目在中国崭露头角。
但是对于每个月几十元的工薪族说来,轿车还是天价,买不起,更是无权享用,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国家汽车发展的长远规划中,也完全没有私家车的一席之地。
收购欧宝 不碰整车斯特罗纳克怕失宝马
正当外界对新欧宝的未来一片猜疑的时候,斯特罗纳克宣布了令人意外的消息,麦格纳联手俄联储收购欧宝汽车后,仍将专注于汽车零部件业务,新欧宝自行决定未来运作,麦格纳仅会向新欧宝派出高管。
外界一度认为,麦格纳将借此从生产零部件的企业也迈入整车生产企业之列,所以直接接收欧宝整车业务,这似乎在外界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斯特罗纳克却明确表示,并不直接插手新欧宝的运作,麦格纳竞购欧宝费劲周折,当得到欧宝后却不进入整车生产领域,这让人困惑不解。
对此,麦格纳亚洲区总裁及业务拓展副总裁詹姆斯·吉姆·托宾解释说:“出手救助欧宝,是因为通用汽车和麦格纳有着52年的交情和许多业务往来。一旦欧宝汽车破产,麦格纳在欧洲的一些工厂也可能陷入破产困境。反之,如果欧宝汽车或者通用汽车能迅速度过金融危机,恢复过去的状态,也有助于保障麦格纳的利益。”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我们不是救助者,而是来帮个忙。”斯特罗纳克对于这场收购轻描淡写。
如果说收购欧宝只是念在52年的交情上,那么斯特罗纳克似乎也成了慈善家。然而“商场如战场”,这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在欧宝竞购上,斯特罗纳克可谓煞费苦心,斡旋于通用汽车、德国政府、欧宝工会、俄罗斯富翁之间。他靠德国政府的鼎立支持,多次赢得机会。在俄罗斯方面,他与俄罗斯储蓄银行和俄罗斯高尔基汽车集团达成联盟。此外,在竞购欧宝成功后,麦格纳和俄联储还将分别对新欧宝投资2.5亿欧元的巨资,以助新欧宝走出困境。
斯特罗纳克做出如此大的努力,费这么多的心思,会让人猜测他恐怕不只是为了“帮个忙”。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10/09054820482011840041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