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是否会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
编者按:通过之前各位专家的介绍和讲解,我们对通用在华寻找合作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上汽的角度去考虑,通用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是否会刺激上汽也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呢?
首先介绍一下本次的本次嘉宾主持是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先生,另外邀请到的三位专家,其中一位是大家都熟悉的贾新光老师,还有原通用汽车新业务发展与规划部总监周方裕先生,另一位是科尔尼董事经理戴加辉博士。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参加今天话题的讨论。
盖世汽车网:上汽相对于一汽和东风而言,合资伙伴并不多。一汽和东风将近都有四、五家的合作伙伴。通用此次寻求合作伙伴的举动是否也会刺激上汽也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贾老师您觉得呢?
贾新光:实际上一汽和上汽的矛盾,从当初一汽把奥迪从上海拿走就开始了。所以大众在这中间夹着很难受的,现在通用又夹进来,所以我觉得通用会避免去陷入这个麻烦。首先通用会尽量不涉足乘用车。此外通用和一汽的合作肯定会以不损害上汽的利益为前提的。通用应该会有这样的承诺。
盖世汽车网:据我所知,很多年前上汽在感觉通用市场老大地位不是那么稳固的时候,就尝试着说找更多的合作伙伴。跟通用说,原来我们俩一条裤子一直穿,现在你一只脚踏出去了,那么我有没有可能去找福特,去找日产。
贾新光:有的话说出来可能伤一些人的心。其实没关系,咱们作为一种市场形势来分析。现在新通用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我们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工业体系,它在科技开发方面,全世界是无与伦比的。如果对美国了解更多的话,就会知道这个合作伙伴是非常厉害的。中方可能有人打小算盘,通用不行了,我再找一个,肯定有这种情况,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合作伙伴来讲,第一互相要信任,第二要正确的分析全球的形势。
盖世汽车网:但是我们知道国内几大整车集团竞争,从现在来看,实际上主要演变为选择合作伙伴的竞争。因为它们主要的贡献,利润和销量都主要来自于乘用车,而且来自于合作伙伴的贡献。那么现在通用踏出去了,和一汽在边缘的交叉车型上会进行合作也有可能。那么这样的话,上汽会不会很快有类似的举动?
贾新光:现在来看这种机会比较少了。因为现在主要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布局都已经落定。上汽再找的话都不是前几名的车企了。这样来讲应该说对它们不值得了。
盖世汽车网:周老师您怎么看呢?
周方裕:我觉得上汽和通用之间,经过一个磨合的过程,第一代的人是带着感情互相的,关系很密切。到了第二代,基本上进入一个常态的业务来往。
更早的这种感情因素在里面,所以我觉得很多这种决策的基本上是一个业务的决策。如果是要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一定是因为业务上或者经济上有特殊的原因,上汽不会是因为通用这样做。
盖世汽车网:戴博士,您是否可以总结一下,对于中国汽车集团互相之间争取更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说跟合作伙伴一起来做。选择合作伙伴做好新增市场的车型。你觉得这个趋势还会延续吗,战略上需要如何考虑和规划呢?
戴加辉:当初中国的汽车集团选择合作伙伴,也应该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它们将来的发展前途有很大的贡献,因为没有这些合作伙伴,也可以说拿不到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经过这么多年以后,还剩下多少值得合作外国厂家已经不多了。所以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一个阶段,我并不觉得会有大量的这种选择合作伙伴的一个趋势。
盖世汽车网:如果说寻找合作伙伴不是国内整车厂接下来主要战略方向,那接下来应该如何提高在汽车市场的地位呢?
戴加辉:有两个突破点,或者说两种新的模式。第一是合资公司中国品牌攻占低端的品牌市场,外国品牌主要攻占高端品牌的市场份额。剩下来的中端车市场,合资公司可以共同开发有技术含量的高性价比的车型。第二是合资企业中方要慢慢形成自己内部的研发能力,这也是中国大汽车集团的将来一个非常关键的方向发展。
周方裕:陈先生,您刚刚问的这个问题,如果反面来问就是中国的50%合资公司的政策,还会有多少的寿命。这将是决定下一轮怎么洗牌很关键的问题。
贾新光: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因为最近商务部领导在分析,我们外资的利用额连续十个月下降。
盖世汽车网:各位老师都谈得很尽兴,还引出很多有意思的话题。对于一汽和通用合作的话题我们就聊到这里,感谢三位老师精彩的观点。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9/25092202222500020946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