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分析 > 正文

奔驰中国攻略:本土化是关键

核心提示:通过设立中国研发中心,奔驰开始加强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研发,但要想在中国市场赶超奥迪和宝马,生产与采购的本土化仍是关键所在。
【要闻回顾】
据《京华时报》9月2日报道,奔驰已在国内成立其在全球的第五家设计中心,地点位于望京戴姆勒大厦。
而此前,奔驰在全球只设立了四个先锋设计中心,分别是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奔驰的先锋设计中心主要从事内饰外观设计,以及当地市场需求和信息的采集和反馈。
奔驰中国销售兼市场营销总经理郝博表示,S级已经成为中国在全球最大的市场,因此总部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反馈。
 
【要闻点评】
设计中心落户中国,旨在加强本土化研发
鉴于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市场对于奔驰已经越来越举足轻重了。奔驰中国销售兼市场营销总经理郝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S级已经成为中国在全球最大的市场,因此总部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反馈。
而奔驰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程度,又将对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奔驰之前的4家设计中心均设在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而此次奔驰把全球第5家设计中心设立在了中国,充分地说明了奔驰对中国本土化研发及设计的重视程度,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设计中心的建成,必将更有利于奔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研发,使产品更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也说明了奔驰欲与奥迪宝马放手一争中国市场的决心。
 
生产采购本土化率低下,已成发展瓶颈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奔驰在华市场销量实现了43%的高速增长,虽然增长率高于宝马26.3%与奥迪的14.9%,但由于基数小,整体上仍落后于竞争对手。
由于本土化率低,产品的成本很难下得来,市场竞争力自然难以迅速提升。即使与宝马相比,奔驰的本土化率也明显过低。早在2007年底,华晨宝马就已拥有100家本地零部件供应商,实现36亿元的本土采购额;到2008年底,宝马的本地供应商已增加到150家,本土采购达44亿元,国产化率超过40%。而这方面,奔驰显然要落后得很多。
可以这么说,生产和采购方面的本土化率低下,已经成为目前奔驰在中国遭遇的最大发展瓶颈。
 
对手大幅度扩产,威胁既有市场
尽管国产奔驰C级轿车今年前7个月销售8900辆,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日均产量仅30余辆的国产C级轿车,显然无法与宝马、奥迪在中国本土的产能相提并论。
奔驰高层曾表示,奔驰国产化从20077月正式启动,现在准备在本地采购零部件;对于新E级的国产化准备也在进行中。但据盖世汽车网此前报道,近期北奔并未启动E级的国产化,明年或有可能实现。
而就在奔驰国产化进程缓慢推进的同时,有消息称,奥迪已投资10亿元,在长春新建产能20万辆的新工厂;华晨宝马也计划从4.1万辆的极限产能扩7.5万辆,使年产能超过11万辆。对奔驰而言,对手的扩产,将是一个直接的威胁,如果由于本土化率低下,成本下不来,产能上不去,千辛万苦争得的既有市场将面临被对手蚕食瓜分的可能。
另外,随着《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的取消,其他品牌的进口豪华车必将通过进口零部件组装的形式代替部分的整车进口的方式,从而大幅降低产品的售价,而这对于奔驰而言,也是一个威胁。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9/030858415841110446844.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