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迎来了邓小平启动的经济改革30周年庆典,人们有很多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有可能再持续30年。
城市化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根据一些人的推算,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只完成了一半。尽管自1978年以来取得了种种进步,但中国仍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贫困得多——它甚至没有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100位。这意味着中国赶超的空间还很大。
因此,重要的是不要感到恐慌,虽然有消息称,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在经过连续5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正以高于预期的速度降温。以历史标准衡量,中国经济第三季度9%的增长仍非常出色,高于日本或韩国在其经济繁荣时期的增长水平。美国上一次如此迅速地增长,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事情了。
但同时很明显,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如果中国想要保持引人瞩目的增长纪录,就需要调整推动中国走到目前这一步的增长模式。中国领导人正面临一些疑问,直接切入如何管理经济的核心问题。
中国经济有时被描述为依赖于出口的增长。在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情况下,中国当然无法继续保持每年20%的出口增长。但过去5年(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国内的投资热潮,特别是在重工业领域的投资。
过去几年,中国的铝、钢铁、水泥和玻璃产量几乎都翻了一倍,这也是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大幅飙升的根本原因之一。甚至业内人士有时也对这种扩张速度感到惊讶。几年前,中国钢铁业协会决定对数百家新建小型钢厂的产量进行调查。这些工厂发展迅速,但其产量没有被纳入官方统计数据。调查发现,这些小钢厂的产能比整个美国钢铁业的全部产量还多。中国近期繁荣的象征并非航天任务和摩天大楼,而是钢铁厂。
但是这种“涡轮增压式”的投资带来了负作用,使其难以为继。能源利用变得更为低效,污染日益加重——正造成政治上的不稳定——同时与服务业相比,这些重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是由此而入。过去5年来,中国政府已认识到有必要转换经济平衡方式。官员们承认,中国应减少对投资和廉价出口的关注度,更多地关注消费、服务和创新。目前,这种转变已不能再拖延。
中国已提出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细则。许多经济学家优先考虑的是医疗改革。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本周发表的最新研究,让人们认识到中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医疗保健体系已残破到何种程度。在较为富庶的农村地区,婴儿死亡率是千分之二十六,和墨西哥差不多;而在农村贫困地区,该比率为千分之一百二十三,相当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水平。理论上来说,如果人们更有信心避免医疗费用支出,他们将减少储蓄,更多地进行消费。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巨资,甚至具有一种时髦的凯恩斯主义意味。
然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不仅要求执行到位的政策,还需要政治文化和经济管理机构上的转变。
民法将是主战场之一。在最近的“毒奶粉事件”之后,官员们已设法劝说许多婴儿患者的父母放弃法律诉讼。但在一个更重视消费者的社会中,诸如产品赔偿责任一类的法律诉讼将变得更为重要。如果中国希望本国公司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就需要为知识产权提供更有力的保护。中国共产党大致创建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要求党内领导减少对法律体系的干预。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11/19013000300.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