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大卓智能全栈自研 「端到端大模型」CNOA超前点映
  • 智能汽车OTA产业报告
  • 2025汽车消费趋势洞察大会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中锐:成就中国汽车业人力资源服务领先供应商

中锐控股集团董事长钱建蓉与媒体见面会实录

盖世汽车网 Joanne Jiu 2009-04-07 16:33:30
核心提示:年初上海通用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启动"ASEP"项目,计划从2008年到2012年选择近50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按照上海通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汽修专业人才。10月11日上海通用与中锐在无锡签署合作协议以推进"ASEP"项目。

参与媒体:盖世汽车网、《中国汽车报》、《上海汽车报》、《汽车商业评论》、《汽车与配件》、新浪、搜狐等

与通用开展ASEP合作项目

祝贺中锐与上海通用达成ASEP(汽车维修服务技能校企合作)项目,请问这对于中锐的意义有哪些?

                        
                               中锐控股集团董事长钱建蓉

钱建蓉: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我们的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职业教育模式落实。你看到通用赠送我们的七部实训车,但这个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在硬件,很关键的还在于软件支持,学校和企业共建这个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师资队伍,以及共同培养学生,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当时为什么选择了和上海通用合作,从开始有合作意向到最后签协议这其中的过程是怎样的?另外,除了和通用合作,今后中锐会不会扩大到其他汽车厂家合作,目前和哪些有意愿的厂家在进展?

钱建蓉:通用对合作伙伴的选择还是非常严格的,合作项目按照程序和规定,一般来讲时间是比较长的,据我了解应该是在一年以上。但我们这个项目,接触的时间大概两三个月,我想这么快速(达成合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本身在汽车职业教育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在全国发展的规模和网络是全国其他同行目前尚无法比拟的。据我们了解的信息,目前中锐可以说是唯一一家,用这样的发展方式在全国范围设立合作院校发展汽车职业教育的。我想我们在全国布点的战略,也符合包括通用在内的其他主机厂的愿望和需求。我们不同于以往的单个公办、民办的职业学校,或是中专中职类院校--我们是一个企业,是一个定位在中国汽车职业教育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的角色、有全国战略的企业,所以我们和厂商的接口优势方面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在过去两三年多的实践当中,非常注重来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反应到我们的教材、培养方式和教学管理当中去。

上汽集团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今天由陈虹副总裁亲自带队,除了上海通用以外,包括上海大众,荣威、依维柯、红岩等多个品牌分管售后市场的总经理今天都到场,这是很少见的,正是对我们的肯定。同时我们也在跟日系品牌汽车厂商接触,比方说我们计划在全国五个学校开展和该日系品牌的合作项目。

我们也有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当中,我们希望能够包括和上汽集团的所有这些企业,以及国内的其他主要汽车企业进行商谈,希望中锐华汽职业教育能够为国内的这些主机厂,为他们后市场的服务,提供人员和支持。

ASEP项目的毕业生全部送进上海通用的4S店?

钱建蓉:对,这也是此次协议的最大亮点。我们培养的这部分学生并非我们的全部在校生,我们还有其他班,有针对奥迪、大众的等等。

另外,宏观一点描述汽车后市场的人力资源需求,除了4S店以外,我想未来在后服务形态当中,一定还会出现大量的汽车快修连锁店,它们价廉物美、方便及时,也有很大的发展方向,很多国内外的企业都在投资这个方向;中国二手车的交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不是特别快,尤其中国在二手车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我想这很快会有些变化,特别是国外二手车企业进入中国,各主机厂建立自己的二手车品牌,这方面对人才需求会很大;再一个就是汽车保险,我们已经有一批学生进入到汽车保险领域,汽车保险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要懂得修车、估价、索赔等多方面知识。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

现在市场需求量巨大,很多企业靠自己培养后市场人才,没有人给他供应,这不符合市场发展趋势。所以在全国范围之内,包括存在和正在进入中国后市场想要发展的企业,我们都希望和他们形成全方位的合作,为他们在中国的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服务。

中锐开展汽车职业教育的优势

国内进行汽车教育和后市场人才的培训项目也不少,相比同行,中锐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通用选择了你们?

钱建蓉: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和企业的用人做到无缝对接。我们的实训、人才培养的模式,完全是按照企业的要求以及岗位的细化而设置的。我们现在的投入与以往高校的投入不一样,我们现在是完全是按照4S店要求对检测、维修、销售、二手车评估和保险等内容来设置课程。与他们共建课程,这样我们的学员在这里学三年,每天都在摸汽车,每天都在用他日后工作将使用的这些检测仪器和维修设备,进入工作岗位他只要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胜任。我们是企业办学,所以我们也非常理解企业用人的苦恼,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司,我们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对他进行培训,尤其技术密集型的工作,就更加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培养出来的。我去德国学习他们汽车教育中的"双元制"时,他们告诉我,先实践,遇到问题再去讲理论学理论,我想实践才能真正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我们全国的职业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注重实践和实训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无论是在投入还是和企业接轨方面,仍有差距。

此外,我们与他人区别还在于我们是一个有志于在全国布点,能够用全国教育网络来对接汽车主机厂的企业。

过去的探索和成绩

中锐集团在汽车职业教育方面,过去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钱建蓉:中锐用集团的力量推动汽车职业教育发展,不过三年多的时间,这三年多中,首先我们了解了国内外汽车职业教育的现状,看清楚了中国汽车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第二,我觉得我们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是在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的。

①像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我们通过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方式,目前在全国已经有9所院校,另外我们也在研究,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寻求和国内的中等职业院校合作;

②我们引进了日本的汽车职业教育体系,并研究了美国和德国的汽车职业教育模式,聘请国内汽车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研发属于我们中锐自己的汽车职业教育的大纲和教材。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维修、营销等方面的教材开发,另外正在推进二手车和保险的教材编制;

③我们投资建设了多处实训中心,还有一些实训中心仍在建设当中,我们希望能够迅速在全国形成网络;

④我们这几年的重点还是放在师资培训方面,我们已经开展了两期教师培训。我们会在明年上半年,在上海设立中德合作的汽车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中心,以满足我们在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对师资的需求。

汽车职业教育的瓶颈怎么去突破

我想问一下,对于中锐而言,汽车教育中的瓶颈有哪些?教师、招生、资金、汽车技术尤其电子技术的更新这些是不是难题?你们怎样解决?

钱建蓉: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其他问题我认为还是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的:我们正在有计划在汽车教育领域投入,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技术方面的更新,其实还是需要加强和厂商的合作。

我们的教师一部分来自公办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另外我们非常欢迎来自企业的从事后市场工作的人才,对他们我们要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另外我们每年从本科院校毕业生中招募一部分人才,送出去培训,达到要求后再上岗教课。实事求是地讲,教师资源是我们快速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计划在上海设立汽车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中心。

校企合作这方面,我们中国的企业不像德国、日本企业那样重视与职业技术学校合作。昨天我拜访一家职业技术院校的院长,他跟我讲说该地的外资零部件企业的德国老总对于与该院校进行双元制教育非常的热心,但他一走,换了中国的总经理对于这方面的合作就没有主动意识。在德国访问我印象特别深刻,某企业家说他认为企业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提供学习就业,及长期的实习机会、实训的机会,是他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他们的一种习惯。非常可惜,在国内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这样积极的环境,所以我们要主动地去找企业,我想我们找企业合作的能力比单个的公办院校要强得多。

我们在于通用的合作有一部分内容就是,通用技术方面的更新都会及时的反应到教材当中来,这个是有渠道的,会纳入到教材的更新和服务的内容当中。我觉得像通用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也会慢慢矫正,企业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也需要时间,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只要积极去推动,大家都会逐步的认识到这是个趋势。

投资汽车职业教育的理由

中锐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及其他很多业务,为什么要投资汽车职业教育这一块呢?

钱建蓉:我有个基本的看法,就是作为一个企业,它通过努力建起一所又一所学校,培养一批又一批人才,是非常有社会意义的。200年前雨果曾有句名言:多一所学校,就少一所监狱,这是那个时代的反映。我相信直到今天,做教育仍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企业也好,一个人也好,总是有生命周期的,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周期当中,通过教育培养人才将具有长远的意义。

此外,教育市场是非常庞大的,我们不想去争论教育是不是产业化,但教育服务应该来讲是个产业,尤其是培训领域它的产业特征很明显。除了义务教育以外,中国的教育尤其培训市场,包括在汽车职业教育方面讲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

中锐在汽车职业教育方面才刚刚起步,可以说在过去的三年当中,我们基本上是在悄悄地干,我们觉得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我们看到了这样巨大的需求,看到了我们摸索的模式有市场空间。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我们企业在集团化办学方面的实践,也在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这个我觉得是更有意义的。我们也希望在职业教育方面能够走出一条道路来,希望能够在全国形成最广泛的厂商合作资源,同时在全国搭建最庞大的汽车职业教育学校网络,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推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汽车后市场提供更多人力资源的支持。早日成为中国领先的汽车业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这是我们目前的目标。谢谢各位!我们也非常希望媒体及各界朋友继续关心中锐华汽教育的发展!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10/20083308338.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