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智能座舱产业报告(2024版)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 大联大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时硕科技 精益生产和独特管理的范本(下)

专访时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亚兴

盖世汽车网 Joanne Jiu 2008-09-28 15:16:07
核心提示:精益生产知易行难;公司规模尚小时难推流程;非本土企业难融和上下游资源……这些问题是很多汽车制造业二三级供应商遇到的难题。而台资企业时硕科技将这一切都处理得很好。老总的人格魅力、管理层的执行能力、企业文化的苦心经营,这些都是这家优质企业值得称道之处。笔者的感触是——不枉此行。

相关阅读:时硕科技 精益生产和独特管理的范本(上) 
                 (中国领先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型访谈系列之二十

肯花人事成本 授权跨部门功能小组

盖世汽车网:公司的组织管理结构严谨细致。以无锡工厂为例,可以看到工程、技术和销售部门资源分配是3:2:1;在主机业务方面实行项目经理制,一个厂家设置一个项目部,请问一把手和具体操作层面人员、各部门之间如何实现协同效应?

黄亚兴:我认为我们卖的是专业的含附加值型服务而非单项的产品,专业的东西是要打底的,尤其是在工程这方面——你一定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这个产业的特质,架构起完整的产业链(丛材料到精加工到销售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尤其质量,绝对不是你找一个会交际手腕的经理人就可以做到。说到底还是要看基本功。我们认为我们现在做的都是长期的投资,这个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看到结果的,一般的传统组织都不愿意这样投资,我们愿意,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是根本、是长期效益。

我们代工的是机械加工类产品,之所以重视工程部,实际上就是希望可以在客户的设计阶段时提供帮助,与其协同做开发,让他的产品在前期设计时在市场上就已经有领先的地位。此外,你可以看到很多的汽车产品在实验室里设计的很好,但一旦拿出来生产的时候,或者成本太高没有持续竞争力,或者画得出来却没有办法做得很好,而我们在业务工程部有超过30位的专业人才,通过经验和知识共享,与客户克服这些难题。我们希望不仅仅是一般性机械加工厂依客户提供的规格照做。如果是拼价钱拼成本,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与别的公司竞争呢?我们希望走不一样的路,我们这样的公司实际上人事成本占的很重,相对其他公司算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和顾客一起进行创新的设计,提高产品品质,配上我们公司的团队文化。

如何实现协同效应?——我们在三地工厂都成立了跨部门功能有机小组——每个部门抽出一个人组成,虽然他们单人的能力和经验不见得完全充分和成熟,但这个小组涵盖了所有组织的各方面功能,聚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智慧,他们可以解决掉至少八成的问题,不会把这些问题留给上面去处理。他们被授权,完成的事情越多,就会有更多激励进而鼓舞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新管理手法整合供应链

盖世汽车网:时硕与台湾中国钢铁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关系,这对自身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有积极意义,请问在内地的供应链发展现状如何?

黄亚兴:一般传统经营模式把客户、供应商和公司主体切成一段一段的,所有的都是内化的,担心自家的机密泄露出去,怕人家复制。但我们的想法都是整合的,从材料到工程整合成一体开放分享,实现快速反应。在把客户的需求转移给供应商时,大家用同一个模式同一个系统做事,合作更密切。我们对供应商有很多的支持和辅导,和他们分享很多的培训。如要投资,无法预先知道经济规模并进行人才培养,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上家(客户)整合起来一起做。开放,复制,整合,强化,这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效果。高科技产业里用到的比较新的管理手法我们已经在用,目的就是整合供应链。

 盖世汽车网:未来有没有可能整合其他中小企业?

黄亚兴:我们在台湾和大陆都朝这个方向走,但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这需要一点时间。如同飞轮效应,飞轮越大,启动时就越慢,但一旦产生动力后就会越转越快。一个组织也是这样,如果打桩打的深一点牢一点,可能会很慢,初期你根本看不到打桩的成效。我们现在还是在打桩的阶段,但是我们打桩是为了要盖一百层大楼。

打造做精、做专、做强的企业,但不"独善其身";我们要深入学习,有效持续不断的改善,整合上下游资源,聚焦利基市场。我们现在做的很重要的工作是培育团队,团队培育好了,会有机会表现,会有很多的挑战。

 软件无法用金钱短时间内创造

盖世汽车网:对比以前采访的很多二三级级供应商,他们讲的多是产品和设备,投资或者市场份额,跟这些企业对比,你们的企业真的很独特。

黄亚兴:我们分析了传统的公司组织——能用讲的就不用写的;只有我知道的事情就不怕搞不定;建立系统太耗时耗成本;人才难求更难留;投资培训就怕为他人做嫁衣,培养竞争对手;资源困乏,"软件"不能当饭吃,能省就省,硬体先投资,生意先拿到再说;各家(公司)竞争能力差异不大,复制很容易,只好把门关起来自己独斗;品质不稳定,靠人海战术质监……所以很多生产型中小企业遭遇成长上限,一批批小企业慢慢被淘汰掉了。最近温州很多企业倒闭,大家都认为温州人是最会做生意的,这些老板都很能干,但就是因为上面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失败。

我今天对于时硕的介绍从头到尾谈到的都是"软件"。对于这些软的、文化层面的东西,你是没有办法用金钱在短时间之内去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一直努力,从建厂开始就努力建立我们想要的公司文化,和一般许多其他的制造商不同的文化。你可以去车间现场看看,看我们怎样落实我们的精益生产,到我们的员工中间去看看我们怎么落实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09/281030513051.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