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四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 2024第五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AlixPartners: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比OEM更早国际化

专访AlixPartners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和副总裁

盖世汽车网 Joanne Jiu 2010-04-16 11:48:22

出口 供应商 并购

罗曼(Ivo Naumann)(图右):AlixPartners Asia LLC 董事总经理

李丽华(图左):AlixPartners Asia LLC 副总裁

 

盖世汽车网:Alix Partners最近公布了一个关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研究报告。能否简介一下这个报告?

罗曼:我们的调查发现,过去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以超过30%的平均速度增长;未来5年的增速可能还将超过20%。目前中国是汽车零部件的净出口国,但出口总额仅占中国汽车零部件总销售额的14%,这说明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并不依赖欧美等海外市场。但他们的出口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成本上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减少。

我们访问了大量在华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高管,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同时他们也面临其他低成本国家如印度、越南、墨西哥的有力竞争,他们认识到低价优势渐失,现在必须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取胜。能否实现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企业将通过并购进一步发展壮大。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目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是太多、太散,上规模的大企业不多--只有6家企业的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一半还是合资企业。而其成熟市场上,销量前三的企业已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50%以上。中国还远未达到这样的集中度,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大规模整合,未来中国的零部件企业总数将大为缩小,而一些大企业将更大更强。我们访问的企业高管中80%有意通过并购扩展业务、获得新技术,而且其中一半把并购目标锁定中国国内,另一半表示也会考虑海外并购。

中国比日韩模式开放 更利于零部件供应商发展

盖世汽车网:韩国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报告称,韩中企业在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差距缩小为3.8年。现代摩比斯的一位高管担忧:到2010年左右,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水平将赶上韩国。但也有人说,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仍缺乏核心技术以及创新能力。您怎么看?

罗曼:中国汽车企业起步晚,所以在先进技术方面逊于韩国,但是我认为很难说中韩之间的技术差距是3.8年,还是几年。而且,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很有竞争力了,比如福耀玻璃的产品已出口给欧美主要的汽车OEM配套了。这样的企业已经和韩国的零部件企业水平相当了。

不过,韩国汽车市场非常封闭,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市场要开放很多,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厂商和零部件制造商都得以广泛参与中国市场。采取这种开放的市场模式比采取韩国那种封闭的模式更能促使中国企业尽快提高技术水平。我认为再过几年,中国很多企业都会达到世界领先级别。

盖世汽车网:中国企业是否已经从外资合作伙伴那学到了很多核心技术?

李丽华:是的。不过也要依企业具体情况而言:以万向为代表的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相当强的竞争力,但有些企业,尤其个别的高端产品领域,我们的企业仍缺乏核心技术。

罗曼:对,有些领域中国赶上了,有些领域中国还有很多差距,但未来这个差距会逐渐缩小。中国市场如此之大,可以说国际上的大企业如果不进入中国市场将为之付出代价。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悉数入华。这对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因为原先在中国本土企业的工作人员可以跳到外资企业工作一定时间,然后他们极有可能再回到本土企业,用在外企学到的技能帮助本土企业发展。此外,我还是认为中国所采取的开放的模式比韩国的封闭模式更成功。

快慢之道相结合 技术要持续改进

盖世汽车网:快速的并购合作与自身缓慢平稳的积累,哪种发展方式更适合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李丽华: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获得核心技术,因此提高竞争力。我们在做本土零部件供应商调查访问时,很多高层都表示有并购意向,但事实上,并购这种成长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可能只适合某些大企业。

罗曼:通过收购公司来获得技术自然是快,但若依赖于此,最终还是会在市场上挫败。因为总是会有更新的技术出现,你若满足于已有的技术,以为凭此就可高枕无忧了,不注重自身研发能力的积累和提高,而你的竞争者们在不断的创新和进步,你不可能始终有资本买下最新的技术,极有可能你还会被他人收购。所以不是哪种方式更适合,而是两种方式缺一不可,必须综合利用。

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国际化步伐快于本土OEM

盖世汽车网:眼下通货膨胀加剧、人民币升值、全球经济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这些负面因素可能会给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业造就什么积极影响吗?

罗曼:短期来看,这些因素对中国一些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很不利,会导致他们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但是这些负面因素也迫使他们必须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品牌知名度,甚至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或销售渠道。所以从长期来看,这些负面因素会导致中国企业竞争力提高。

这有点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企业。1985年起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后,出口美国的日本企业面临很大压力。为应对汇率风险,日本企业开始在北美建立生产基地。我想中国目前的形势也会促使中国企业开始在其出口目的地设厂,在国外比如欧美国家设厂也会提高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中国企业把海外经验带回国内,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水平将上升到更高规格。我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可能将与日本发展轨迹相似,而且因为日本市场也像韩国市场那样,比较封闭,中国企业从较开放的市场走出去,将会比日本企业发展得更快。

盖世汽车网:日本企业进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开始在中国布局其零部件供应网络。日本整车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而中国整车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如何?

李丽华:中国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开始就是与中外合资的汽车制造商发展业务,他们与在华的外资汽车整车厂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尤其是现在,大部分国际汽车整车厂商都在中国等低成本国家采购,这给中国零部件企业进入这些国际整车商的全球供应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中国零部件企业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控制自己的成本,提高技术和质量水平。中国本土汽车整车商起步晚一些,但是与其供应商之间也建立了紧密的关系。

罗曼:日本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日本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要给日本本土OEM供货;当日本汽车OEM开拓海外市场时,也把这些供应商带上。中国的情况和日本不同,很多供应商现在就已经在给中外合资汽车整车商供货,他们已经与大众、通用、福特等欧美整车商有合作经验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会比中国的汽车整车商更早成为国际性企业,中国本土汽车整车商国际化却无从得益于这种合作关系,他们的国际化可能会更难一些。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缺“软实力”

盖世汽车网: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会有什么帮助?

罗曼:除了被收购者的技术、产品、客户资源、销售网络、管理经验等,还会获得其在当地的生产基地,如果是在北美或欧洲,还能应对汇率风险。

盖世汽车网:他们在实施海外并购时会遇到什么难题?

李丽华:他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并购了欧美企业之后怎么去整合,因为其中会涉及到管理理念和文化不同等"软因素"。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时,资金方面的硬性条件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他们也可以请高级顾问和律师协助处理并购时的法律、程序事宜,但难题是并购后怎么去整合,怎么去管理。

盖世汽车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机构(PE)已将触角伸到美国汽车城--底特律,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收购克莱斯勒即是例证,克莱斯勒在被收购后经营业绩也确有起色。私募基金会对中国汽车业产生什么影响?

罗曼: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已经进军中国汽车业。虽然它在中国汽车业的影响力还不像在欧美那么大,但也在不断壮大中。他们收购一个企业,会带来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这样企业不用上市也可获得大量资金,还有就是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人才,此外他们还能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化。虽然私人股权投资公司投资汽车业也有失败案例,但一个成功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通常带来的绝不限于资金支持。

在联想并购美国IBM的PC业务的个案中,有私人股本公司参与,虽然他们只占其中很少的股份,但是在并购后的整合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充分体现了私人股本公司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资金。
 


该访谈英文原版视频请见:

Open market helps Chinese parts suppliers globalize faster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executives of AlixPartners Asia LLC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盖世汽车网)

人物访谈,请联系021-51699066-863,或Email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09/16070417417.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