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从2008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仅达到国Ⅱ排放标准轻型车的销售和注册登记,各汽车生产企业应确保2008年6月30日前停止制造、进口该类车,全部过渡到国Ⅲ标准。
要达到国Ⅲ排放标准,关键在于发动机。影响发动机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相比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升级面临更大的压力。自主品牌企业在柴油发动机电喷技术的研发上存在明显不是,这一市场被跨国企业垄断。电喷市场有多大?跨国企业能从这一市场获得多少收益?
目前国产中重型车用柴油机以国产品牌为主,且基本拥有自上知识产权,乘用车柴油机以国外品牌为主,且基本依靠进口,只有部分低端产品用国产柴油机,轻型车柴油机则是中外合资和国产品牌并举。
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国内已出现了几家技术力量及资金雄厚的企业,如潍坊柴油机公司、玉林柴油机公司、上海柴油机公司、无锡柴油机厂、大连柴油机厂、朝阳柴油机厂、云南内燃机厂等,其销售量、销售收入及生产规模都非常可观。国外先进的柴油机技术如高压喷射、增压中冷、可变截面增压器、四气门技术、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排放控制技术等已亿国内得到推广应用,柴油机的升功率、燃油消耗率、排放性能、可靠性等指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开始了从传统机械产品向机械电子技术产品的过渡。但与欧美口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没有掌握柴油机的核心技术,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仍被国外公司垄断。 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还较弱,产品研发主要依靠与国外设计公司合作开发。另外,乘用车柴油机尽管已开发出产品,但基本没有投放市场,只在一些低端轻型客车和SUV上使用。
过去的几年,国内柴油机行业发展迅速,但应清醒地认识到,国产柴油机生产规模虽然很大,但大多数国产柴油机产品的技术水平还是较低的,国内柴油机企业的研发力量还很薄弱,新产品的研发大多依靠国外公司,因此我国目前只是柴油机的制造大国,还不是制造强国。
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取得突破
国际上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都是由实力雄厚的专业生产厂来研发生产的,比如德国博世、日本电装、美国德尔福等。以前,国内还没有一家零部件厂商有能力研发和生产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可喜的是,近几年国内在最薄弱的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成都威特电喷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于2004年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产权的电控单体泵系统,并于当年开始提供成套产品供重型车用,现已提供了上千套产品,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产品的企业,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一汽集团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也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第一代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但还没有进行商业应用。
柴油机电喷市场每年超过200万套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建设速度加快,国内商用车得到了长足发展。统计显示,07年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2006年,产销250.13万辆和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1%和22.25%。商用车的增长幅度超过汽车行业的平均增幅,特别是重型车的增长超过了5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卓斌告诉记者:“在电喷系统中,由于重型车的电喷系统对燃油喷射压力以及材料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大中型车电喷系统的价格要高于轻型车的价格。”
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计算跨国公司的收益时,把大中型车和轻型车区分开,分别计算。07年,在载货车中,轻卡产量超过110万辆,中卡和重卡超过100万辆。在客车中,轻客产量接近20万辆,大中型客车超过10万辆,由于轻客柴油车和汽油车的比例大概相当,我们以其中的柴油车为10万辆计算。
将两部分相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内对大中型柴油电喷系统的需求超过110万套,对轻型柴油电喷系统的需求超过120万套。
电喷系统市场规模超过171亿元
成都威特电喷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经理彭伟告诉记者:“在柴油电喷系统中,国外公司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博世公司向中国企业提供的电喷系统在2006年以前的价格接近2.5万元。近几年由于自主晶牌企业的加入,这一价格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缩水。”
由于各家企业在产销规模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差别,这些企业在采购电喷系统时的议价能力也各不相同。根据记者从多家国内企业了解到的信息,目前一套大中型车所用的柴油电喷系统的采购价格高的超过1万元,低的在8000元左右,轻型车柴油电喷系统价格高的超过7000元,低的也在5000元左右。一家整车企业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从国Ⅱ升级到国Ⅲ排放后,整车价格提升的一半左右都是电喷系统的成本。
由于相关企业都对这套系统的采购或出售价格极为敏感,记者无法得到准确的价格。在计算时,记者选取了平均值进行计算,大中型车用电喷系统价格为9000元,轻型车用电喷系统为6000元。
经过简单的运算后,我们可以得出大中型车用电喷系统的市场规模超过99亿元,轻型车用电喷系统的市场规模超过72亿元,整个柴油电喷系统的市场规模超过171亿元。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博世在国Ⅲ电喷系统中的市场份额在60%左右,其次是德尔福、电装、西门子等公司,本土电喷公司只占相当小的比例,甚至达不到5%。以07年的市场基数和60%的市场份额计算,博世在电喷市场的收入将超过102.6亿元,德尔福、电装等公司的收入超过60亿元,加在一起,跨国公司获取的收入超过160亿元。这还只是保守的数字。根据专家的预测,08年商用车市场仍然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加上环保政策的执行,国内市场对电喷系统的需求肯定是有增无减。跨国电喷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蛋糕。
换装国Ⅲ发动机致成本增加重卡酝酿涨价4万~6万元
今年7月1日,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三阶段限值国Ⅲ正式实施。从7月1日起,全国范围不能再销售国Ⅱ标准的重型卡车。有业内人土指出,换装国Ⅲ标准发动机会直接导致成本增加,各晶牌重型卡车可能会涨价4万~6万元。
中国重汽重庆销售公司陈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年7月1日重型汽车国Ⅲ标准将全面实施,这意味着重卡要从机械式发动机向电子式发动机转变,其中关键问题是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升级,仅此一项就导致了其车型成本价格上涨了4万元左右,还不包括钢材上涨等因素。”
业内人土指出,重卡在国Ⅲ标准实现后价格普涨已成定局。由于国家政策只是规定7月1日后禁止销售国Ⅱ标准的重型卡车,而此前售出的重型卡车仍可正常使用,因此3~6月是采购重型卡车的最佳时期。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09/1010080484.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