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人民币,引来了国际原油市场的一阵恐慌。价格应声而落。这就是市场经济需求决定价格的规律。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产生抑制需求的预期。而这种预期又会引起价格的变化。美国经济疲软,减少了对燃料油的需求,仅今年上半年美国石油交货量同比下降了3%,为17年以来的最大降幅。需求量的下降抑制了价格的疯涨。
当油价在7月11日创下了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新高之后,谁都认为年内会冲顶200美元的时候,市场却跟所有人开了一个国际玩笑。一个月内油价狂泻20%以上。虽然无可否认这种跌势有投机泡沫破裂的推波助澜,但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疲软,需求下降导致油价阶段性的见顶回落。
之所以说是阶段性的回落,是基于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判断。从长远来看,对国际原油的需求仍然是个看多的趋势,而可开采的油田资源有限,同时国际局势的扑朔迷离,造成石油供给的形势捉摸不定。譬如谁又能料想到,北京奥运期间竟然发生俄格战争,造成石油运输管道危在旦夕。
我国油价机制的改革已经说了许多年,久拖未决。其理由是一定要等到国际油价回落的时候才能进行。但遗憾的是国际油价多年来却只涨不落。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汽车销量和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不但石油资源消耗巨大,而且环境污染严重,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日益凸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务院发布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意图发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行动中的表率作用,以求改变目前的趋势。其中,第三十四条对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等作了相应的规定,特别是鼓励公务人员利用公交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这无疑是令人鼓舞的。
在另一方面,还应抓紧国际油价难得的回落机遇进行燃油税的改革。只有油价机制的改革才是最根本性的,才能促进小排量汽车的推广普及,才能自觉自愿地落实一系列的节油措施。同时,也能促进社会财富的更公平分配。虽然燃油税的推行会带来部门间利益的矛盾,但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公平而和谐的。在这一点上,应该向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学习。在这2年油价飙升时期,欧洲在公共交通上明显投入了更多资金,同时高燃油税也大大减少了石油消耗。其油价中的一大半甚至高达2/3是燃油税部分。这不仅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大行其道,而且也推动了各项节能技术的迅速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08/19100630630.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