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讯 6月5日广汽集团第四届董事会第 47 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议案》,根据方案,广汽集团将投资6亿元,设立全资新能源汽车子公司。盖世汽车日前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广汽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新能源公司”)已于7月28日注册登记成立。
广汽新能源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据报道,除了设立广汽新能源公司,广汽集团还将用47亿元的专项资金来建设年产能为20万辆的新能源生产基地,计划2018年底建成,2019年投入使用,后续将携合作伙伴总投资额预计超450亿,以打造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据介绍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约7500亩(5平方公里),将围绕“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生态小镇”三大领域,重点布局汽车制造、汽车研发、汽车金融、汽车文化、汽车旅游、汽车商贸等六大业态,形成“一轴两廊三区”的功能分区(“一轴”是产城融合生态轴;“两廊”是七沙涌生态廊道、金山-莲花山生态廊道;“三区”是智能制造区、创客服务区、生态小镇),该产业园已于今年4月底开工建设。
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效果图
继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之后,广汽新能源如今也走向“单飞”,这是基于车市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成为趋势的一种选择。从近几年的新能源车市发展来看,2011到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37%,虽然新能源汽车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有率还有待提高,但是政策和市场已经将新能源汽车领域视为重点发展对象。一方面无论是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还是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都阐述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在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为未来汽车提供了更多、更长远的可能,因此包括英国、德国在内的国家已经明确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国内外各大车企也将重心扑向新能源汽车领域。
广汽新能源虽任重道远 但前景可期
国内新能源车企都面临生产资质的问题,即使已经获得了新能源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目前已经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达到15家,另外据报道,知情人士称中国拟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发放。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发改委希望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这也意味着包括蔚来汽车等新造车企业以及广汽新能源在内的新能源车企目前都只能排队等待中,按照广汽方面透露的消息,新能源公司将向发改委提交资质申请和向工信部申报车型目录准入,而这个批复时间最快也需要16个月。
进入2017年,国家政策层面做出了许多调整,结果就是对新能源汽车各项门槛越来越高,以即将落地的乘用车双积分政策来说,就让许多车企“忧心忡忡”。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筹备工作组组长、广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古惠南表示“首先是电池密度大幅度提升,快充技术不断进步,电池续航里程的问题、充电的问题,解决这两大痛点就基本上解决了消费者关注的痛点,剩下的就是我们主机厂努力的问题了,比如说要产品质量。从现在情况来看,广汽新能源领域的积累已经到了爆发期。”目前广汽乘用车已拥有一套完整的供应商体系,并掌握了五大核心技术(电池系统、电机系统、电控系统、机电耦合以及系统集成),形成了插电与纯电两大产品系列。
今年1~6月,广汽传祺销量突破25万辆,同比增长57%,顺利完成5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过半的任务。虽然广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算不上早,而且和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的销量相比还有距离,但是随着传祺GE3的上市,2017年广汽传祺已经推出了三款新能源车型(包括此前推出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GA3S PHEV和GS4 PHEV),另外年底还将再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型,因此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的表现还是值得期待的。特别是在广汽新能源公司成立后,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根据古惠南透露,以后广汽乘用车生产的新能源车将先交给新成立的公司销售,并且会生产专属平台的新能源车,据此判断,广汽新能源公司未来将承担广汽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任。根据广汽集团规划,广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首期工程2019年投产后年产能达20万辆,二期工程年产能将会拓展到40万辆,计划于2025年之前完成建设,届时整个产业园总产值将超1700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8/01115147514770019442C5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