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业研究报告 (2024版)
  • 2024车身大会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汽车功能安全工程师培训
  • 智能汽车中央计算平台系统培训
  • 2024第二届吉利汽车技术论坛暨前瞻技术展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告 > 正文

IBM咨询:如何成功运营价格战?

盖世汽车网 文月 2009-09-18 14:44:40
核心提示:“降价年年有,就看谁牵头?”今年的价格战“暗战”的气息已经很明显呈现出来了。那么引发价格战的触发点是什么?市场又有多少降价空间呢?各派系价格战有何特点呢?如何能成为价格战的赢家呢?盖世特请来IBM大中华区汽车营销售后方案团队负责人张兆钧先生为我们一一解答。

引发降价的触发点

盖世汽车网:您认为今年年底整车厂是否会掀起降价风暴?引发降价的触发点是什么呢?谁将会是降价发起者、谁又会是跟进者?。

张兆钧:年底降价早已经是近年来车厂必然要做的营销活动,顾客也养成了期待心理。随着M型市场化的影响, 证明了年底降价对快速提升销售量有明显的增益, 车厂自然是乐此不疲, 今年当然也不会例外。

今年的价格战最可能采取的是"暗战"就是经销商的促销, 尤其是在大环境不好, 车厂普遍都无法达到政策目标的情况下, 最后的冲刺必然更为激烈, 更大范围, 更大辐度的降价竞争, 应该是可以预期的。

可以这么说, 今年的降价压力和需求要比往年大很多, 无论是需要缩短目标差距或是打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都使得年底降价大战氛围浓烈。

市场的降价空间

盖世汽车网:降价需求或压力,有没有降价空间,谁将会是降价发起者、谁又会是跟进者?

张兆钧:降价空间当然有, 但主要筹码应该都在合资公司手上, 自主品牌能做的有限。在大多数人的主观想法里, 总认为外国品牌成本会比较高, 但事实上, 扣掉品牌效应和知识成本, 合资公司的生产成本远低于自主品牌, 经过这几年的降价, 自主品牌几乎已经到了成本边缘, 但合资公司还是很有余裕的, 只看他们要不要放出筹码而已。

因此, 降价发起者和跟进者, 主要还是合资公司, 尤其是目前成绩愈好的, 愈可能发动, 因为综合实力好, 降价后的效果也强, 也比较有实力发动。自主品牌也有可能在最后关头做一些反应, 但我个人认为, 空间可能不大了, 除非在某些看不见的地方节省成本, 否则在完全相同水平上, 再降价是很困难的。

要特别注意的是, 由于1,2级城市的成长幅度有限, 获利更是困难, 目前合资品牌已经开始发展3,4 级城市, 这里原本是自主品牌的地盘, 现在及未来会是主战场, 自主品牌公司如果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 恐怕前景会更不乐观。

各派系降价特点分析

盖世汽车网:不同派系企业在产品价格调整上是否有不同思路?(日系、美系、德系、欧系、自主品牌各派系价格战的特点是什么呢?)

张兆钧:基本上美系的弹性是是最大的, 其次是德系和日系, 但如果以降价实力来看, 日系反而最强, 德系其次, 美系再其次, 最差的是自主品牌。美系和德系一般都是赤稞稞的打价格战, 日系会搭配赠品或服务, 而自主品牌比较没有系统, 但一般也是从价钱上着手, 搭配手法反而薄弱, 因为营销战争及手法, 除了荣威以外, 其它自主品牌都不擅长, 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欧系一般不用考虑, 因为目前除了德系, 欧系大多是中高端品牌, 按M型市场观点, 这些品牌不用打价格战, 也不适合打价格战(客户更重品牌和形象, 杀价反而会起反效果), 加上数量有限, 所以不用考虑。

如何成功运营价格战

盖世汽车网:提到价格战,大家都会觉得价格战是很被动的,既伤品牌又伤利润,那我们应该如何成功运营价格营销呢?

张兆钧:这是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问题, 短期内很难改变, 要想不打价格战, 必需要有很大的改变, 尤其是车厂体系必需要在思想和体质上进行修正, 但以目前国内车厂的文化来看, 这有很大的难度, 因此在三五年内, 可能都没有办法避免掉这种情况。

当然, 要快速见效也可以, 第一步就是车厂评估绩效从数量改成以利润为主, 这个改动, 基本上要从最上游的政府主管单位领导层开始, 因为国内车厂基本上就是国营或半国营, 派任的车厂领导基本上都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和出路。只要政策指标还是像现在一样, 以量为唯一标准, 那价格战无法避免, 毕竟因为没有足够利润而出现的危机, 要好几年才会显现, 到时候那些领导也不在那位子上了, 责任也不由他们扛了, 他们并不需要考虑太多, 和建立品牌及维持利润来比, 价格战仍然是最简单快速的手段。

所以, 只要目前国内车厂的政策指标, 仍然使用数量为标准, 那价格营销就一定会是主流, 无法避免。

事实上, 车厂只要在绩效和组织上, 能够着眼在于利润, 并且能使用比较现代化的绩效评估方式(比如平衡计分卡), 价格营销自然就会慢慢消失, 这是最澈底的办法。

当然, 比较渐进的做法就是开发附加价值营销, 藉由总体价值来避开单纯的价格战。价格战可以成立, 他的基本假设就是同一种水平的车子都差不多, 所以消费者可以用价格来衡量, 这使得价格战有运作的空间。但如果车厂能够发展出一种消费者很能接受的服务或功能(车厂所费不多, 但消费者受用), 在综合价值上超过了其它没有附加价值的产品, 那也可以避开价格战, 也就是所谓的蓝海战术, 这个恐怕是目前车厂唯一能做的方法了, 这要比建立品牌要容易而且直观得多。

当然, 还有很多做法, 或多或少都可以提供帮助, 但这要谈起来就太琐碎了, 而且也要配合各家车厂的特性来设计, 比较不具备有一般性, 有机会可以再谈, 但大原则应该就是如此了。

相关阅读:IBM咨询:M型化的中国汽车市场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11/26085406546.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