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求新、破界” 2024盖世汽车研究院季度沙龙
  • 发项目获取供应商清单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舱驾、行泊一体及BEV视觉感知培训
  •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湘火炬火花塞 向国际前三名进取

专访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陈光云

盖世汽车网 Joanne Jiu 2008-07-22 15:54:49

中国领先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型访谈系列之十四——

湘火炬火花塞 向国际前三名进取

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光云

盖世汽车网:湘火炬火花塞目前已成为全国销量和品牌实力第一的火花塞生产厂家,并迅速成长为全球性的主要生产商,请简要介绍一下湘火炬火花塞的发展历史?

陈光云:我们公司成立于1961年,当时直属原农机部修配局管理,1980年4月更名为株洲火花塞厂。1993年改组为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以湖南省首批上市公司身份在在深圳证交所挂牌,到2002年湘火炬成立控股集团。我们最初的产品包括火花塞、柴油机的油泵等,至今保持下来的主要产品就是火花塞,这始终是公司的基本业务。

2002年湘火炬下面分立出4个独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是汽车密封、火花塞、汽车电器和汽车灯具(均为简称)。2006年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公司和其它三块业务又整合一起管理。

国内外业务现状

盖世汽车网:那相比后来延伸出来的这些汽车零部件业务中,还是以火花塞历史最悠久,产量规模最大吧。

陈光云:是的。我们产品的类别比较全面,涉及到汽车、摩托车、小型机械和园林机械火花塞,覆盖汽油机用火花塞到公交车用火花塞,乃至大型天然气发动机等,基本上需要点火的火花塞我们都能够生产。此外,我们还具备提供整个点火系统的能力,我们甚至能生产火箭半导体辅助点火系统,当然这个批量不大,产品主要集中在汽摩配件、中小型汽油机上。

盖世汽车网:现在的业务状况怎样?国内国外、主机配套售后业务的比例如何?

陈光云:总销售额里国内主机配套业务大概占到30%,国内售后市场业务占30%,出口(大部分是售后业务)占到了40%左右。

出口市场主要在北美,北美市场上贴牌代工、挂零售商牌子、"火炬牌"三种形式都有,其他市场为:俄罗斯、哥伦比亚、巴西、澳大利亚、中东、东南亚国家等;在国内,我们的主机和售后市场都用的是"火炬"牌。

盖世汽车网:北美对"火炬牌"反馈怎样?接下来要开拓那些海外市场?

陈光云:因为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了,品质稳定,基本得到了市场认可。接下来要开拓的国际市场主要是北美和南美、东欧。现在我们也有产品进入欧洲,但数量不是很大,因为欧洲整个市场有柴油化的趋势,对新进入者比较敏感,而且市场需求已经饱和了。东南亚是传统市场,但是最近东南亚市场还比较混乱(价钱、品牌等),所以这个市场就有点像"红海"。

"火炬"现在部分小型汽油机用火花塞进入了海外OE市场,同时正与多个全球著名汽车制造商进行联系或产品送样,未来将可能大规模进入海外OE市场。比方,我们是上海通用的OE供应商,是通用全球的一个售后供应商,在北美是潜在OE供应商,未来进入它的全球配套体系还需我们进一步努力。

"火炬"火花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家也都知道,但为OE配套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和技术上的服务和支持。其实这些问题都还是能够解决的,我们可以在当地聘请工程技术人员予以支持,(以前我们在为一些非汽车企业供货也是这么做的),物流也不难做到,但这样做成本比较高,以后会视我们的海外配套业务情况再酌情逐步开展。

站在巨人的肩上进行技术突破

盖世汽车网:公司拥有多个国内第一:率先采用激光焊接技术生产贵金属电极、率先开发出抗无线电干扰的电阻体、率先开发出单铂金和双铂金火花塞、率先开发出铱金火花塞等。请问短时间是如何取得这么多技术突破的?

陈光云:一个是我们紧跟国外的先进技术,不断自我创新;再就是走收购兼并之路。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一直引进德尔福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并合作开发产品,之后在2000年引进德尔福公司铂金火花塞技术,我们在这个技术上面又重新开发,弥补了原有的一些不足,才推出了现在的产品。说句幽默的话,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们在海外聘请国际性人才,有技术方面也有销售方面的专家,通过他们获得信息并发现机会。然后通过沟通、走访客户、了解需求,提供产品试验,最终得到认可。我们在海外的收购主要针对设备、技术和人才,并不涉及品牌。

盖世汽车网:当时德尔福要剥离美国本部的火花塞业务,跟你们一起竞标的对手应该不在少数吧。

陈光云:对,但我们其实也没有碰到什么太强的对手,因为我们是整个全买下,而其它人只是对部分设备感兴趣,因此我们在议价时具有优先权。

我们的北美办事处及当地的会员组织提供了信息,我们马上就跟他们(德尔福)进行联系,然后进行了投标。2006年时开始投标,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最终完成收购。我们买下来的15条德尔福生产线的设备基本上都是有价值的,设备很复杂,利用这些设备推一个新产品要用半年到一年,要花费一定人力和物力。从设备消化、产品试制到正常投产,我们用的都是本厂的技术人才,研究消化这些设备的过程使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得到锻炼和提高。

"火炬"通过引进德尔福的生产设备,产能也大为提高,在原来的9000万只产能基础上,设备都补齐后产能可达2亿只(像窑炉等设备无法搬运过来,我们就只能在国内重建)。另外还能提高我们的国际认知度。但我们并非只依赖这些并购来的技术,像铱金火花塞、工业火花塞等高难度产品,我们不是利用德尔福技术与生产线做出来的,而是在参考海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全新自主开发与设计。

调整产品结构化解压力

盖世汽车网:随着原材料成本急剧上升,零部件行业生产成本剧增,市场端的降价压力也很大,汇率浮动和出口政策变化也使得出口利润下降,你们是如何化解这么多压力的?

陈光云:首先是原材料涨价,我们有一些产品也在进行价格调整,高中端的部分产品价格略有提高,还有些产品不能涨价,比方顾客不能接受有些低端产品的价格上调。

另外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生产效益,通过扩大规模化生产这样设备的贡献比例提高,也能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通过规模成本达到经济效益。我们每年要制定增加30%产销量和销售利润的计划(连续5年实现,当然利润目标的实现是有压力的),这样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等)对我们的影响都可以通过规模来削减。

盖世汽车网:每年都实现30%销量增长、利润增长,这算是很积极的目标了。

陈光云:对,所以也是有压力的。这就要通过海外业务和产品结构调整来实现。产品方面首先是扩大铂金火花塞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规模和品种,减少低端产能的比例,进行结构性调整;海外出口的中档产品居多,现在逐步的向高端产品方向靠拢。

去年我们投入了5000万元在原址上增加了新厂房,目前产能利用率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暂时没有在外地设厂的计划。

盖世汽车网:株洲湘火炬火花塞在全球火花塞业的排名是什么位置,和国际对手像NGK、博世、电装等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呢?

陈光云:"火炬"现在在国际上排名第6,三五年后的目标是争取前三名。跟他们比,我们的规模有差距,像NGK大概是我们的两到三倍;其次差距还体现在过程控制上面,这个最终体现在质量水平上;最后就是品牌方面,他们都很强大。

盖世汽车网:你说的过程控制是说这些国际制造商也是整个过程自己操办,从原材料一直到成品?

陈光云:对。但同一产品的质量上面,比方说铂金火花塞,我们和海外厂商相比,他们品质上做得可能比较精细一点,但技术上和质量上差距不大,区别主要还是品牌和知名度,这个比较重要,品牌能决定卖这个价钱,能证明技术实力。

盖世汽车网:现在PPM值水平是多少?

陈光云:我们在OE方面,PPM值基本上控制在50以内。像在给上海通用供货过程中,他们统计下来我们的产品PPM值为14,三菱统计数据为12。

盖世汽车网:中国汽车业发展这么快,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国和第三大生产国,未来全球化采购趋势加快。现在火炬火花塞在海外只是由办公室进行销售和OE客户接触的支持,而且研发力量只局限于株洲,是否"迈步太小"了?

陈光云:未来海外OE业务的进展顺利,我们会很快考虑在离主机厂较近的地方建立研发机构。

但说实话,海外业务量的增长、任何新增OE客户对于我们的业务量影响都不是决定性的--我们现有的业务规模已经较大了,一个OE客户需求量即便达到1000万只,在总供货量中也算很小一部分,但影响层面是在战略上的,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带来强大的广告效力。

未来发展规划 对合资持谨慎态度

盖世汽车网:由业界人士认为,未来有技术后援和市场影响力、有专业化和规模化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将成为主角,并且能系统化研发和模块化供货的大公司及专业化生产的中小公司有望成为主流,您认为未来湘火炬火花塞是否在向该方向发展?

陈光云:认同。我们主要是向点火系统的方向发展。像高压线、点火线圈等,整个系统我们的品质不错,价钱也较高一点,我们只能做一些高端的模块化产品,再有就是专用类产品,像天然气发动机的高压线点火系统(天然气发动机燃烧速度慢、气压大、点火电压高、热负荷大,要求火花塞、高压线、点火线圈等结构有所改变,我们采用油气两用高压线与油气专用火花塞配套使用)。国内的汽油机跟电喷系统基本上是被德尔福和博世等外资企业垄断的,所以我们只能在非主战场上寻求突破。

盖世汽车网:汽油机的点火系统为外资所控制,但也并非完全没给民族企业一点机会,有没有可能凭借成本优势进行反攻?

陈光云:难下定论。在点火系统性能控制上主要取决于电控单元(ECU),我们不具备这个实力,没有核心的控制系统,只是做一个磁性的软件。

国内也有家企业称已经实现了攻关,但限于认知度的问题,只有极少数主机厂敢尝试它的产品。我们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技术突破打算,我们只是考虑在火花塞这个专业上做得更专、更精。

盖世汽车网:如果只限于单一火花塞产品和特种用途点火系统,主流模块化产品的利润那么大,都被老外拿走,不是很可惜吗?

陈光云:我们暂时没有计划(自己或联合同行)突破。以前做过市场调研,总结下来阻力大于受益,一是投入较大,要几个亿;二是基础数据不足;第三,就是说国外对这个封锁比较强,他们在国内一般都有合资厂或独资厂,不会轻易授让技术。

盖世汽车网:未来是否有在国内进行合资并购的打算?

陈光云: 我们的产能没有问题,而且国内的火花塞厂,规模大的不多,他们的工艺跟我们的完全不一样,有些甚至是五六十年代的工艺,而且很多企业是私人的,所以在国内没有并购计划。

至于合资,机会很多,但是我们比较谨慎。合资有两个目的:一是(外方)要求控股,我们是不可能接受的;二是品牌计划,我们是有近50年历史的品牌了,我们不能接受"火炬"品牌被稀释掉。再者,通过近年的发展,火炬无论是从技术还是设备方面,跟外资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差距肯定也有但不是说不可逾越的,我们有赶超的决心。

此外,我认为合资收购对我们在市场上面没有贡献,在技术上面也不见得有很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盖世汽车网)
人物访谈,请联系021-51699066-8863,或Email

?

?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07/14085101511.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