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太快了:王传福预言变为现实,7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8%

车快评 2024/8/12 11:15:41 盖世大V说

尽管最近几年新能源车势头发展非常迅猛,但总体来看在国内车市的占比,新能源车仍然是要低于传统燃油车的。

毕竟,就国内车市而言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燃油车一步一步所打下的基础在短时间内,新能源车很难将其超越。

进入2024年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的“争夺战”也是愈演愈烈。关于这一点,从国内车市激烈的价格战上就可见一斑。为了能够从合资车企的燃油车市场进一步抢占份额,比亚迪更是推出了一系列荣耀版车型,打出了“电比油低”的宣传口号。

增速太快了:王传福预言变为现实,7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8%

而以大众、合资车企,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也只能选择“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是国产新能源车企销量在稳步增长,合资车企销量趋势在逐步下降,从这种现象也能够感受到新能源车的势不可挡。

今年3月开幕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就明确表示,未来三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能会超过50%甚至更高。

此言一出,就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

增速太快了:王传福预言变为现实,7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8%

何为渗透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是什么概念?我们以2023年国内车市新能源车渗透率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根据今年年初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了37.9%,占全年汽车总销量的31.6%。而这个31.6,就是所谓的渗透率。

参考2023年销量数据,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王传福所说的未来三个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多少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如今,三个月期限已过,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有没有突破50%?不用猜答案都已经写在标题上了。

增速太快了:王传福预言变为现实,7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8%

乘联会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新能源车的零售量为87.9%,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3%,渗透率也已经达到了50.84%。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觉得王传福堪比是一位“预言家”,对国内车市的发展把握很精准。不过在车快评看来,与其说王传福对国内车市发展把握精准,倒不如说是王传福对于比亚迪的自信更为准确些。

要知道,在7月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超50%的背后,比亚迪屡创新高的销量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增速太快了:王传福预言变为现实,7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8%

7月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超34万辆,同比增幅也超30%。这样算下来,仅仅是比亚迪一家车企的销量,就在7月国内新能源车总销量的1/3。

这个很常见的数字,在此刻看起来是相当恐怖的。

因为这预示着,伴随着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车企的迅速崛起,国内未来车市下半场将很快会由燃油车准为新能源车。也许用不了几年,燃油车将会正式迈入“小众时代”,主流将会是新能源车。

增速太快了:王传福预言变为现实,7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8%

至于为何新能源车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增幅,还是以比亚迪为例,来聊一下个人的观点。远的不说,今年5月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推出,对于传统的燃油车来说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无论是智能化、燃油经济性还是动力表现,搭载了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车型,对于国内同价位的合资燃油车来说,优势是碾压性的。

最关键的是,像比亚迪秦L DM-i这样综合产品力都很出色的中型轿车,起售价已经低于10万了,请问同级别合资燃油轿车拿什么比?

增速太快了:王传福预言变为现实,7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8%

比亚迪为何能做到电比油低?那就得益于比亚迪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和规模效应的优势,才使得车辆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来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全面转型。

纵观目前国内车市,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以压倒性的优势,逐渐取代合资燃油车市场的主流地位。海外市场亦是如此,中国新能源车强劲的表现,也不得不让美日德这些汽车强国刮目相看。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快评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

作者:车快评 *用户在盖世大V说社区发布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盖世汽车无关。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车快评

稳准狠点评车事

  • 226796

  • 158

盖世大V作者



关于盖世汽车资讯| 联系电话:021-39586122 |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盖世汽车旗下网站:中文站|国际站|中文汽车资讯|英文汽车资讯|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