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全球经济萎缩,石油、铁矿石等基础工业原料不断高涨的背景下,主要市场上汽车尤其是高油耗汽车需求萎靡不振,生产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越加激烈,利润空间不断下滑,同时“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成为全球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新的战场。为了降低生产和研发成本,降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风险,增加资本的获利空间,德国汽车界已经并正在上演一幕幕蛇吞象的现实版话剧。
“地利”? |
|
“人和”? |
|
1.家族企业的优势 |
|
舍弗勒夫人
|
舍弗勒家族尤其是舍弗勒夫人(左图)在德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家产超过85亿美元,在争取金融机构支持、策划恶意收购方面有天然优势。 舍弗勒集团这个家族企业虽没有上市,没有短期盈利压力,更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在当前欧美经济包括汽车业萎缩的情况下,由这个工业企业去收购大陆集团,比对冲基金等资本玩家,更能获得支持。 |
2.相比9年前,今天的德国对(来自本国内的)恶意并购的接受程度更高了。德国证券界人士及相关政府人士也大都支持舍弗勒并购大陆。 3.通用欧洲、大众汽车公司作为舍弗勒和大陆集团的客户,急盼二者尽快达成协议,不要把并购搞成拉锯战,影响了生意。 4.大陆集团内部不和,执行董事会代表的管理层反抗来自舍弗勒的并购方面态度比较强硬,而监事会及工会大都持开放态度。不过此前大陆集团也曾公开拒绝收购的同时,宣布希望与舍弗勒和谈。 |
10-6 | |
9-22 | |
9-1起 | |
8-21 | |
7-30 | 舍弗勒集团表示德国金融监管机构BaFin已批准其以每股70.12欧元公开收购大陆集团,舍弗勒现已公开用现金收购大陆股东的股票。公开收购的截止日期为8月27日。 而大陆集团新聘多家金融顾问,并开始寻找“白衣骑士”及进行其他反收购努力。但大陆集团内部对反收购的态度不一。 |
7-23 | |
7-21 |
舍弗勒集团将报价提高至每股70.12欧元。 |
7-15 | |
7.11左右 | |
7.11之前 很长时间 |
舍弗勒集团是一个总部在德国小镇Herzogenaurach(这个小镇也是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和彪马的总部)的家族企业,目前所有人为玛丽亚-伊丽莎白 舍弗勒(Maria-Elisabeth Schaeffler)及其乔治F.W.舍弗勒(Georg F.W. Schaeffler)。
2007年, 该集团大约66,000名员工在遍布世界的180家分支机构创造了近89亿欧元的销售总额。集团是全球滚子轴承工业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并且是几乎所有汽车生产商都认可的合作伙伴。
舍弗勒集团共有三个品牌——LuK、INA、FAG。...[查看更多]
2007年7月27日,德国大陆集团宣布以114亿欧元价格并购西门子威迪欧。凭借2008年逾264亿欧元的目标年销售额,大陆集团位居全球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列。作为制动系统、动力总成及底盘系统和组件、汽车仪表、信息娱乐解决方案、汽车电子、轮胎及工业橡塑制品的供应商...
在“新能源车”的技术研究方面,大陆集团在中国已经和几个本土整车厂家开始合作开发轻度混合动力技术。大陆集团作为全球唯一不依附于任何一家整...[查看更多]
|
|
||||
|
|
![]() |
左边两图为戴姆勒一年以来在德国、美国证券市场的股价走势图,从中可看出其股价已缩了大约一半。这个时候“拿下”这一著名的汽车厂商似乎是最佳时机。 |
![]() |
现在收购戴姆勒“性价比很高”,除了“便宜”,其技术、管理、市场优势及盈利能力也可圈可点,尤其是把克莱斯勒这个“包袱”甩掉后。 |
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汽车公司创立于1926年,创始人是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它的前身是1886年成立的奔驰汽车厂和戴姆勒汽车厂。1926年两厂合并后,叫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
2007 年奔驰品牌汽车共售出119万辆,比上一年增长3.2%,再创历史新高。奔驰品牌汽车中销售成绩最好的是C级车型。戴姆勒旗下的迷你Smart品牌和超豪华迈巴赫品牌2007年销量都超过10万辆。 ...
2008 年第一季度奔驰品牌的汽车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销售增长了40%,销量达到9626辆。但是奔驰在中国强劲的增幅仍然由进口车来实现,国产奔驰的前景并不明朗,北京奔驰2007年的亏损额度达到7亿元,而且今年的亏损可能继续扩大到10亿元以上,这和宝马以及奥迪在华去年的丰厚收益形成鲜明的对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