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Ⅲ”之前,高压共轨被“公认”为国Ⅲ的主要技术路线,围绕着外资垄断共轨技术、中国怎么办的讨论也俯拾皆是,但“国Ⅲ”之后,却出现了三个“意外”:

1. 选择共轨技术的企业大都同时也选择了电控单体泵技术(见下表)。

2. 中国重汽以其独特的“土”直列泵+EGR技术让博世等“洋”企业再次领教了“中国国情”的威力。现在初步的统计表明,EGR的销售数量要比共轨略多。

3. 成都威特在最后一刻通过与汪氏集团旗下企业合资,解决了资金问题,其“电控组合泵”成为外资技术(不仅是高压共轨,也是单体泵)的挑战者,而且是比重汽直 列泵+EGR技术含量更高的挑战者。

热点关注

单论技术,高压共轨最“高”;看市场表现,现在重汽的直列泵+EGR最“牛”,但是是胆战心惊的“牛”。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关注以下几点:

1. 重汽的直列泵+EGR的市场优势地位能延续多久?

2. 汪氏威特能否后来居上,成为国Ⅲ技术路线中的重要力量?

3. 国Ⅲ技术路线之争,会使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又会使博世、电装、德尔福、亚新科等外资企业在华的竞争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在燃油喷射系统方面,德尔福、亚新科、电装等企业现在就已在慢慢蚕食博世的市场份额。)

4. 国Ⅱ到国Ⅲ只是过渡阶段,进入国Ⅲ就是一个质的飞跃。在未来的国Ⅳ、国Ⅴ阶段,中国是否还会经历技术路线之争?会是怎样的路线之争?往国Ⅳ、国Ⅴ发展的路上,中国本土企业的新技术研发速度、掌握欧Ⅳ、欧Ⅴ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的本土化速度,二者哪个更快?

主要技术路线及市场前景对比

  直列泵+EGR 电控高压共轨 电控单体泵 电控泵喷嘴
应用该技术的商用车企业 中国重汽、江淮格尔发09款重卡 一汽、东风、上汽依维柯红岩、北汽福田、北方奔驰、曼、陕汽、江淮、中国重汽、宇通、金龙、华菱重卡、青年、江铃等 一汽、东风、上汽依维柯红岩、北汽福田、北方奔驰、华菱重卡等 沃尔沃、东风、陕汽等
供应商及其在华产能 中国重汽集团在济南和杭州的发动机工厂,直列泵+EGR发动机月产能一万台

博世、电装、德尔福、奥地利AVL、康明斯、威迪欧等,

产能不足,急速扩张

亚新科、德尔福、成都威特等,产能不足,急速扩张

亚新科南岳工厂目前产能3万~4万套,计划今年底达到6万套,2010年底前达到30万套

康明斯等,或未国产

优劣势分析

优势:
1.成本最低,可为车主节省1-2万元;

2.对发动机改动较小;

3.中国重汽EGR和共轨技术的产品同时销售,但EGR占据了90%以上的销售比例从已有的市场表现来看,重汽的直列泵+EGR在所有技术路线中明显已占上风。

7月,在一片市场销量下滑中,重汽受到的冲击明显不同企业。8月的销量数据表明,重汽销量高速增长,在所有商用车企业中表现最为突出

 

劣势:

1.技术可靠性、维修成本和油耗大小是否能让车主觉得“值”,还有待检验。一些人认为直列泵+EGR只是过渡产品,一旦国家加大执法力度,将很快被淘汰

2.难以升级到欧Ⅳ及以上标准。

优势:

1.可以实现定时、定量控制,是最灵活的

2.对发动机改动较小

3.有达到欧Ⅳ及欧Ⅴ标准的能力,是今后发动机产品的发展方向

4..博世等企业的本土化进程加快,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价;

5.博世在中国柴油机配套市场份额很高

 

劣势:

1.对材料的要求很高,成本高,价格高;

2.高压共轨中的核心零部件短期内不会国产;

3.国内的油品质量较差,容易导致高压共轨油嘴的密封带质量不合格;共轨系统堵塞后就不能保证一直在最佳状态工作

优势:

1.部分零部件更换即可升级到欧Ⅳ;甚至可升级到欧Ⅴ、欧Ⅵ

2.对发动机改动较小

3.相比高压共轨,更“适合中国国情”,因为它结构相对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比共轨便宜1/3到1/2;对油品的清洁度不太敏感,尤其是大功率柴油机。

 

劣势:

相比重汽的直列泵+EGR,成本仍高很多。

优势:

与电控单体泵一样,都是国外(在相当于中国国Ⅲ阶段时,当时共轨技术还不成熟)的主流技术路线

 

劣势:

1.对发动机改动较大

2.量太小或未国产,无法获得成本优势。

政府态度

对于已经通过公告的国Ⅲ车型,不需要再次核查如果用户把EGR断掉不用,是违法行为

商用车国Ⅲ“典型”技术路线之一 商用车国Ⅲ“典型”技术路线之一 商用车国Ⅲ“典型”技术路线之一
“我”的态度

明日之星— 威特电控组合泵?

2004年,成都威特电喷公司就开发了“电控组合泵”(有的称之为电控单体泵的一种),这种泵的出现把欧Ⅲ的燃油喷射系统中的四种典型的喷射系统简化了。

电控组合和高压共轨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并且有市场前景的

但成都威特受制于资金和产能问题,直到国三标准正式实施之前几天,成都威特与汪氏集团旗下成都易控高科(电喷)公司,宣布合资合并组建汪氏威特电喷公司,这匹黑马才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并被寄予厚望。汪氏威特预计今年底可达到10万套电控组合泵产能。

不管是从技术还是产能来看,汪氏威特都将成为继重汽之后挑战高压共轨的又一员大将。

他山之石

EGR 初期受到欢迎

 

除了卡特彼勒,几乎所有发动机厂商都采取了EGR 技术。然而到了2007 年,就连卡特彼勒也在它的ACERT 发动机上用到了EGR。为了达到EPA2007(相当于欧Ⅴ),EGR 发动机还配装了颗粒物捕集器(DPF),这一路线,在美国颇受欢迎。

而欧洲大多数发动机厂家则采用SCR 多年(曼和斯堪尼亚两种都用,但是偏重于EGR)。其主要优点是:SCR 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提高了...

我来说两句

其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