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虽然车市境况不容乐观,然不少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丝毫没有减弱,作为全球最多元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除了不断加大与车企的合资合作外,在技术创新研发上的投入亦不断加大,日前其位于苏州的机电智能工程技术中心已正式开业。
“我们认为即便汽车产销量方面有所波动,但是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机电智能系统来说将是很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改善车辆进出体验的创新技术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我们建设新的工程技术中心,就是希望通过创新的技术及解决方案来助推本地客户业务发展需求。”麦格纳机电智能/镜像/照明系统总裁约翰·奥哈拉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
图为:麦格纳机电智能/镜像/照明系统总裁 约翰·奥哈拉
对此,麦格纳机电智能系统/镜像系统亚洲区副总裁王必成亦指出:“麦格纳机电智能系统的业务趋势是非常乐观的,近年相关产品在单车上的产值大幅攀升,加上我们的系统集成优势,业务上必将实现快速增长。”
图为:麦格纳机电智能系统/镜像系统亚洲区副总裁 王必成
设立新技术中心 发力中国市场
据了解,麦格纳机电智能系统涵盖锁止系统、车门模块、电动闭锁、机电控制模块、铰链与线材成型和车门把手。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借助其机电一体化方面的系统集成优势,麦格纳将机械系统、电子控制单元和嵌入式软件相结合,已开发出了一系列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门锁和车门产品,如智能电子侧门锁系统SmartLatch™、提升开关车门的体验和车内的安静度的车门锁Comfort+™、可以手势识别的智能电动车门、轻量化车门模块革新之作LiteFlex™等
当中,智能电子侧门锁系统SmartLatch™,则是应用机电一体化将最好的产品推向市场的最佳范例。而该产品还被誉为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者,其实现了百分百全电动,并且无需在车门上布置线缆、锁杆或可移动把手,开辟了外观造型的全新可能性。作为一款创新、低成本的门锁系统,SmartLatch™智能锁已经赢得了行业的认可,目前已应用于宝马i8和林肯大陆。
麦格纳机电智能系统全球工程副总裁保罗·杜兰指出,2021年,将会有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实现商业化。
而苏州工程中心的成立,则是麦格纳持续创新投入的最好证明,该中心拥有全面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同时还具备两个改装和测试实验室,“毫无疑问,我们已经成熟的技术如智能锁、智能车门系统、轻量化车门模块等,只要客户有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快速实现落地量产。”保罗·杜兰表示。此外,其亦强调,中国设计的成果也会在全球得以推广,目前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福特汽车的发动机罩锁以及通用汽车的侧门锁都是由中国团队设计完成,并成功应用于全球市场。
图为:麦格纳机电智能系统全球工程副总裁保罗·杜兰
据了解,未来苏州工程技术中心还将招募100多名软件和硬件工程师,而原昆山技术中心的110名工程师也将搬到苏州。
2025年将在中国实现10亿美元销售目标
相关资料介绍,麦格纳机电智能目前在全球四个地区10个国家共拥有23个生产基地,6个研发中心,是麦格纳全球化布局比较深的一个业务单元,而2025年中国区的业务预计将会增长至10亿美元。据了解,麦格纳机电智能系统进入中国已有15年。
提及此目标如何实现时,麦格纳机电智能系统执行副总裁安东尼奥·切萨里亚回复盖世汽车道:“首先,在中国市场,机械锁开始越来越多向机电智能锁演变,随着SmartLatch™智能锁在欧美更多地量产化,中国市场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去拥抱这项技术。相较于欧美市场,中国市场有更为巨大的增长空间和畅想空间。此外,麦格纳的智能进入系统也是汽车业未来很重要的一个趋势,电动车门在客户中反响很大,所以我们也相信在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去拥抱这项技术。整体而言,汽车技术本身正在快速升级换代,如五年之前,SUV配置电动尾门的非常之少,但是现在几乎成为标配。所以从此角度来说,汽车市场会不断装备新的科技,麦格纳机电智能已经在技术储备方面大大超出了同行,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快速增长的大门。因此,市场对技术的需求潜力以及我们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实力,让我们对于2025年1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充满信心。”
麦格纳机电智能系统执行副总裁 安东尼奥·切萨里亚
而除了与国内传统车企建立业务关系外,目前麦格纳机电智能产品也出现在诸多新兴造车企业的车型上。从零部件和模块的角度来说,麦格纳的智能锁和智能车门系统等机电智能技术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汽车智能化的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12/141126152615I70078398C3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