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车身大会
  • 2024第二届汽车人工智能大会
  • 走进北汽2024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2024智能车云一体化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访 > 正文

【汽车与环境】圆桌讨论:如何解决自动驾驶量产的成本和法规问题

盖世汽车综合 2018-12-09 15:48:22
核心提示:2018年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盖世直播!

2018年12月7日-8日,以“创新驱动、技术引领”为主题的2018第六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在上海·安亭正式举办。本次论坛完整覆盖汽车行业技术领域的研讨,旨在进一步促进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加强汽车行业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强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交流、搭建合作平台,通过活动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整零协同创新关系,助力实现向汽车强国的转变。以下是自动驾驶论坛圆桌讨论的发言:

自动驾驶,2018年汽车与环境,圆桌讨论

主持嘉宾:奇瑞汽车智能汽车事业群副总经理 黄勇

讨论嘉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宋廷伦 

美国 Altair Engineering Inc. 高级副总裁  Richard Yen

西门子工业软件总监 黄汉知

同济大学教授 白杰

主持人:下面就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宋教授、美国Altair Engineering Inc高级副总裁Richard、西门子工业软件总监黄总,还有同济大学教授白杰一起上台讨论。

主持人:经过一天的沟通我个人也有很大的收获,整个产业链工具也都发展起来,大家也能看见前景,我工作的奇瑞汽车,都是坚定着这个方向,从安全的角度、整个产业共享出行的角度,网联汽车的发展肯定是必由之路。

从你们个人角度看一下目前阻碍真正落地的原因是什么?在你们眼中哪些是最关键的路径和痛点?给我们的企业,不管是整车厂还是供应商,创新发力应该在哪些方面?

宋廷伦: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大。上午的报告中我也提到了,自动驾驶技术,这个大的方向是肯定会走下去,落地的话可能有几个主要的方面。我觉得量产化大家更多关心的是安全、法规等方面内容,但是在技术层面也还是有很多工作,尤其是全自动驾驶,这个路还非常长。完全自动驾驶到底现在一定要解决哪些问题,什么时间能实现,我觉得这现在还都是未知数。

逐步推出在一定工况下、具有某些自动驾驶功能是可行的,但如何进行测试、是否可以量化测试置信度,例如到底测试哪些工况、跑多少公里才能自信的说达到90%安全上路置信度。第二是成本成本,10万元以下的车怎么能给它做出来,需要采用什么样低成本的传感器架构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三方面自动驾驶要落地的话,光靠主机厂某个自动驾驶部门是不可以的,一定要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中去、从客户需求、产品定义、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到开发验证以及售后支持等,每项工作需要有具体的承接部门。

主持人:黄总,你刚刚也分享了,是否可以就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对整车厂零部件企业在哪些方面发力来突破痛点,达到量产?

黄汉知:这个领域我不是很专业,从成本角度我有这么一个看法,首先定义要清楚。十几万的车怎么去装备ADAS的系统,这只是问题的三分之一。第二个三分之一就是共享出行,第三个三分之一的问题就是特殊的有地理围栏的应用,和物流公司或者港区管理者谈自动驾驶的话,他非常愿意接受,也不在意成本,因为相比节省了各方面人力的成本,所以我觉得可以把问题分成三份。今天我们就探讨了三份中的一份。

法规层面,去年11月份北京发布了自动驾驶测试管理办法,今年3、4月份上海也发布了,解决了自动驾驶的样车可以上路测试。法规方面引领全世界的欧盟ACE,大概从2014年它就要求所有的商用车必须装备AED。我觉得,如果从营运车辆入手来强制营运车辆来装备一些L0、L1甚至L2的ADAS系统,那都没有问题了。

Richard:我想宋教授和黄总已经谈了很多,我补充一点,我最近参加一个研讨会也在谈论这个问题,除了法规和成本之外,其实全部的问题是围绕在一个安全,我只要问你一个问题,你相不相信这个车子是安全的,如果客户不相信的话怎么会拿钱出来买。很多人的问题在这个研讨会中,谈到客户对安全的认知,对这辆车子安全的认知,很大的问题是说我们在座的各位,不管是做技术的还是政府法规的制定,还是保险等等领域的人,应该要想的是怎么样让这些客户可以相信我设计出来的车子是安全的。

白杰:其实作为教授的话有时候会想工作做的越多,功能越全越好。实际上对很多用户来说,你那几套功能在里面,可能这一辈子也只用得到其中的一套。就像黄总所讲的,十万块钱的车里面,往往在考虑这套系统的时候都想考虑那么全,这个成本就已经拉上去了,对40万以上的车没什么太大的困难,毕竟成本还是容许的。但是对一个十万块钱的车来说,如果这一个子系统告诉他增加一千块钱,后面一大串管事的人会和黄总急的,预算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我是觉得智能驾驶系统是先把一些简单的单纯功能加进去,先加入到这个汽车里面,能够给用户带来安全的体验,然后在体验的过程之中用户才会逐渐接受下一次新增功能,然后贵一点,才能够去尝试。

就像我们买手机一样的,以前一千两千,慢慢现在大多数是不是都能接受三千到五千的手机,但是对更多的人来说现在直接让他买一款一万多元的手机,其实也挺难接受的。更多的人还没有奢侈到那个地步,对国内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我们更多的是在10万这个等级的车上面,20万以上车少。

我自己也在做这个产业,我也感觉,包括给主机厂报价一样的,我也想一个毫米波雷达两千,但给了他这个价格以后,哪怕他接受了,市场上可能就没有订单,包括后面汽车公司的采购、销售可能都不关心你这个产品。

主持人:谢谢白教授的分享,在不同层级车上,不同的方案怎么给用户提供定制化方案满足市场需求。问一下Richard,Altair在仿真过去也很有经验,有些什么样不同的地方,针对ADAS系统,在模型上要特别关注的?

Richard:我觉得就像黄总讲的,很多物理的现象都必须要先去了解,我们的一些经验是整车厂拿过雷达就装了,但如果不真正了解雷达的特性,雷达其实有长有短有窄有宽的,有非常多不一样的雷达,对这个场景的反映也不太一样,问题就说我们还是拿到之后放在车子上知道说对这附近或者装的地方,它振动的地方,旁边的这些材料会产生怎么样的反映,就必须要先了解一下,在控制上面才有办法做的好。同样的道理,每一个感应器都是从物理现象开始。

主持人:补充问黄总一个问题,如何来评价像Waymo做了上千万,仿真也做了好多,你刚才演讲中提到了以个测试数量级的量化指标,从你们的经验上能不能给一个评价,做到什么样的级别?能给公众或者用户说我们这个东西是比现在人要可靠?

黄汉知: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刚才Richard也聊到,如果某一个自动驾驶的车上市了,你愿意让你的小孩去坐这个车吗?这是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我们要相信自动驾驶车辆的可靠性势必要做很多的测试,刚才也是介绍了我们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从仿真、半实物、场地测试到最后路试。像我们在上海有一个非常典型的OEM用户,每次去他们那拜访,他们就挂了一个黑板,做了多核虚拟测试的里程,数字每天都在变。我相信仿真的测试不管做多少的虚拟测试,它最重要一个原则就是说要在早期,在产品开发的早期暴露尽量多的问题,但又不可能完全替代道路测试。    

提问:西门子的黄总,我是欧尚汽车的,我是去年大概用过虚拟引擎几个月,它构建的所有场景相当于3D的一样,它是怎么与Prescan系统结合起来?

黄汉知:这个问题非常的具体,今天我在演讲的时候也列出来,把自动驾驶分成四个技术模块,场景建模只是第一步,必须要通过环境感知的传感器才能给到控制规划决策算法,所以现在既有的渲染引擎也好,只是效果的渲染。如果ADAS系统用的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感知和通讯的技术怎么样把场景中的元素给到你的控制算法,所以第二步感知和通讯的模型,和你的硬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要把它忽视,说到游戏引擎的渲染它有个特定的用途,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AI说法端到端,我认为要去训练它也好测试它也好,可能还是要超过90%的路试数据,结合少量仿真的数据,这样更合理。这是我个人的建议。

主持人:其他嘉宾还有什么问题吗?我再问白教授,你们研究的79 GHz激光雷达的成本目标是多少?

白杰:我个人感觉激光雷达应该是作为辅助的传感器,包括一些国外的公司,激光雷达并不一定是要用于主要的,可能只是作为辅助,这个成本估计也就在一百美金左右,毫米波雷达也是在一百美金的范围。因为要想在十万元的车中搭载上ADAS系统,那目标成本应该是这样的。

主持人: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们今天就再次掌声感谢四位嘉宾,感谢大家的关注。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8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直播专题:

PC:http://auto.gasgoo.com/NewsTopic/157.html

移动:http://m.gasgoo.com/news/topic/157

提示:本文为现场速记,未经专家审核,请勿转载!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12/090348234823I70077399C303.shtml

文章标签: 自动驾驶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