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都研发中心软件研发总监 杨劲松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给大家汇报哈曼这几年设计的状况。智能座舱真正兴起在这两三年以内,行业讨论也比较多,发展为整合更多车身电子部件的复杂系统提供一个多频互动,还有能够提供非常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 比如说语音、指纹、手势等等,融入云端智能,还有辅助驾驶。创新的方向主要是这三个,首先用户体验,其次就是云端解决方案还有我们的辅助驾驶。目前看行业智能座舱的硬件设计基本上趋于同质化,今后差异化体现在软件能力上。而软件能力的核心又是用户体验。
这里的用户体验指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机交互界面,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我们试想一下当一个用户在进车之前通过远程网络对自己的车状态进行一个诊断,进入车之后你期望自己的车是一个有智慧的一个助手,你可以给你提供一个个性化的界面,通过这个图像或者语音识别技术知道你是谁,然后你的随身携带的这些移动设备可以和你的座舱系统自动的连接。在行驶的过程中,你可以提供一些情景化的服务,比如它问你去哪,导航的一些目的地的设置,你疲劳提醒、在线支付、停车共享等等的这些在线服务。
那么除此之外呢,哈曼还创造了一个音响平台。这个音响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的,提供语音隔离技术、3D还有语音模拟,车里面进行隔离,前排和后排说话是相互不干扰的。哈曼可以融合第三方的应用生态系统,软件远程更新是我们对复杂的座舱系统必不可少,因为我们传统的软件更新的方式成本非常的高,我们每一次更新所造成的影响都会涉及到像TL1(音)还有整车厂等等,这可以减少我们的环节成本。
网络安全这块,因为哈曼过去经历了很多安全上面的问题,所以对安全提出了“5+1”的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防护,我们的远程网络、近距离的无线网络等等。
辅助驾驶这一块,主要是在算法,对不同场景的测试数据进行大量的积累,最后进行一些算法的优化。哈曼力推座舱的平台化,我们现在的平台主要是支持高中端的三类产品,平台化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那么高端系统和中端系统可以享用共同的硬件平台,低端系统可以有另外一个平台,不管哪个平台都可以享受我们软件成熟的组件。
我们的硬件系统的设计,目前主要还是以中控系统为核心,再去集成其他的这些电子系统,我们现在最高端的采用双CPU的方案,最多可以支持控制9个显示屏,基本上就涵盖了我们车内所有的显示窗口。如果说我们处理器足够强大的话,我们是可以把更多的电子部件集成到我们整个的硬件平台上面,那这样的话就极大的去提高了我们这个产品的一个,从成本上也好,人机交互上也好,都会提供非常大的便利。
既然差异化在软件上面,那么我们软件就必须要做一个平台化。底层的软件它必须要去适应我们不同的一个处理器,因为我们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我们的处理器会有不同的这个要求。那么对于我们在硬件系统上层,我们因为这个座舱的系统要集成那么多电子系统,所以说它必须要靠虚拟机,在虚拟机的这个支持下我们在同样一个软件系统里可以跑不同的操作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跑安卓还有其他的,比如仪表也可以跑,比如前座或者后座可以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实际上我们操作系统每一个功能要求不是特别复杂的话,它可以虚拟出来五个甚至六个操作系统。
我们座舱系统现在的复杂度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传统的中控系统或者仪表系统,所以说这个对我们整车厂来讲它会面临一个大的挑战,怎么去做技术管控和整合?为了减轻我们整车厂这方面的压力,哈曼致力于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全套的从云端服务到我们座舱前端的整套方案。我们也提供这个完整的云服务,同时我们也对前端的座舱系统,还有我们这个包括了这些传统的中控仪表,这些关键的电子系统我们都会去为客户提供这方面的设计和生产。
从过去3年,哈曼把智能座舱从概念变成了现实,这个是我们做的一个入端入门级的座舱系统,它所有的电子系统、空调、仪表、娱乐系统都共享一个屏,有效的降低了成本。这个是在玛莎拉蒂上做的高端座舱系统,实现了真正多屏系统和网络联系。它整个系统应用层和交互都是哈曼来设计的,除此之外我们现在在欧美已经为PSS、奥迪开发量产版的高端系统,对国内已经在为长城和北汽新能源开发操作系统。因为我们哈曼现在已经全资入三星,跟三星有非常深入的合作。三星的半导体、无线通信、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这方面的技术,在今后经过了深度融入之后,它会丰富我们哈曼,更多的去丰满哈曼智能座舱的技术平台。
哈曼的技术平台现在采用的还是全球开发的模式,我们在欧美、印度、中国都会有不同的研发团队去开发,为这个基础平台提供不同的硬件和软件的部件。那么全球共享的这个好处就是在于它可以针对全球市场,可以更快的把中国的需求或者是国外的需求相互的引进。那么我们力推平台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去适应客户不同的需求,期望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在成本、研发周期以及我们座舱系统的高质量中间去兼顾,做一个这样一个兼顾,提供一个客户更期望,满足客户更高要求的一个座舱系统。
现在我们国内,因为我们跟国内很多整车厂也不断的打交道,发现很多国内的整车厂,传统的整车厂都在加大新能源车的研发速度,实际上经过我们现在的分析发现我们国内的整车厂对于座舱系统的需求提出它实际上已经走在了这个行业的前列。所以我们在中国为我们整车厂开发的座舱系统,我们虽然采用的是中端应用平台,但开发上已经逼近了高端。我们希望通过哈曼的全球共享一些技术,和我们更多的整车厂做深度的合作,通过我们这个合作也能够为国内整车厂的新能源车发展共享我们一些绵薄之力。
那么上述我的这个汇报主要是分享哈曼在今后几年对座舱系统,就是针对这个有人介入的自动驾驶需求的一个适应。那么实际上我们对于完全无人驾驶的这个自动驾驶,实际上那个座舱会是一个更新的一个概念,它完全会让我们用户从驾驶的信息里面解放出来。关于座舱系统这个更新的概念,以后假如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探讨。谢谢大家!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8青城山中国IC生态高峰论坛”直播专题:
PC:http://auto.gasgoo.com/NewsTopic/121.html121.html
移动:http://m.gasgoo.com/news/topic/121
提示:本文根据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核,请勿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为业内专家原创文章,作者本人对文章观点及内容合规性负责。如有疑义或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07/20034235423570052192C3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