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斯凯孚SKF线上展示厅—2024北京车展
  •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业研究报告 (2024版)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智能汽车中央计算平台系统培训
  • 2024第二届吉利汽车技术论坛暨前瞻技术展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2018全球汽车论坛】圆桌讨论:未来汽车设计怎样俘获消费者

盖世汽车综合 2018-06-06 18:13:25
核心提示:2018(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嘉宾演讲实录!

6月5日-6日,2018(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于重庆隆重举办。本届论坛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现数年间以及未来汽车产业的新变化、新趋势。以下是“设计师圆桌会议:汽车设计于造型”圆桌讨论环节实录:

主持人:

《汽车专家(Autocar Professional)》杂志执行编辑 Sumantra Bibhuti Barooah

嘉宾:

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副院长 李亚兰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设计总监 陈群一

Abraxas汽车有限公司(英国)创始人、首席运营官 Shashikant Vaidyanathan

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处处长 米林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动力总成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欧阳


主持人:非常感谢,从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度讲了设计,如何在电动化出行方面,以及在智能联网汽车方面,设计会带来样的变化,同时也讲到了有四个重要的因素,会影响电动出行方面的汽车设计。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发言。在我们进入嘉宾讨论环节之前,我还想为大家介绍两位嘉宾,一位是米林,她来自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处处长,他曾经参与过控制技术、机械技术,很长时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最近他完成了30个研究的项目,包括国家863的项目,以及国家自然基金的项目,另外包括重庆的一些关键项目,现在在国际杂志、国内杂志等等已经发布了40篇论文,另外也获得了省级以及部级的二级科技进步奖。还有一位嘉宾是欧阳先生,他来自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动力总成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他领导了七个国家级,以及省级的项目,包括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及中美合作的项目,另外重庆的一些重要项目。他发布了十篇非常重要的论文,同时也获得了很多的专利,他主要关注的是传统汽车,以及电动汽车。另外,他也在一汽的研究中心工作了五年的时间,主要关注ABS等方面的研究。现在他主要关注的是电动汽车的测试以及新能源汽车的评估。接下来,请所有的嘉宾到台上就坐。

再次感谢各位嘉宾,非常感谢你们加入今天的讨论,第一个问题要问欧阳先生,我们都知道,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在快速的提升,在你看来,大规模量产的电动汽车对用户更加实用还是没有实用?

欧阳: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电动汽车智能化的水平,对于使用者的要求来说是提升了还是降低了?这个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从汽车驾驶的安全性,随后从汽车行驶过程中能耗的环保,对环境的影响性。另外,从驾驶人舒适型来说,安全的角度,因为电动汽车上面来实现智能化相对于传统来说有更有利的一个条件。因此总结一句话,他在行驶安全和驾驶安全应该是降低了使用者也就是驾驶员,以及道路共享者,就是其他行人的安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车辆中有很多新的技术的利用,比如在智能车领域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LDW,以及BA一系列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驾驶员操纵的要求。二车辆环保友好型,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现阶段来说,对驾驶员的要求提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说到我目前从业的方向,我是从事新能源的,国际上一流电动汽车的测试评价,这个测试评价从研发的角度来的,不是从法规的角度来的。我们目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为了满足和为了弥补目前在汽车设计技术不足,目前讲的汽车设计技术定义在控制领域的设计技术的不足,来利用驾驶员主动可为的动作来弥补,来保证目前车辆的行驶节能环保一些,现在有很多车辆上有HV8开关键,车辆上有GIO的界面,能规范驾驶员的行为和习惯,评价他,告诉他为什么这种行为不是环保的。目的只有一个,目前的设计技术不能完全做到这一步。三舒适型,舒适型跟安全有一定的关联,因为现在车辆做到了很多智能化或者自动化,包括内部的娱乐设备等等应用,在电动车领域里面,对驾驶员和乘员来说提升了舒适型和娱乐型。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回答,接下来,我有一个问题问米林教授,我想问一下,关于未来汽车设计造型方面,您主要关心的是什么?

米林:谢谢主持人,刚才对我的一种赞美,现在我就对刚才提的那个问题讲一讲我的看法,刚才听了三位嘉宾介绍了对未来汽车的定位和制造了,实际上我对汽车的理解,未来的汽车就是汽车+,跟现在的互联网+一样的概念,未来的汽车将会成为一个具有小城市功能的移动体,这就是我对汽车的评价。有了评价以后,把这些功能集成在上面,未来的汽车除了以前移动的工具以外,包括我们的生活设施,包括我们的娱乐,我们的通讯等等,包括网联,道路识别,自动驾驶等等 这些功能都集中在里面,未来的汽车就是比较大的个体。汽车在设计方面就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我们从四个方面,舒适型、安全性,包括节能环保,我们考虑这些。实际上就是从车身的设计就能够全部解决,未来功能扩展以后,大量的设备设施,有的是在车身以内,有的在车外。所以,未来的设计还要保证汽车跟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是一个静止的,是不移动的,汽车又是一个移动的,并且一定程度上还是高速移动的,加了很多设施仪器在上面以后,它的安全性、可靠性等等对我们的设计就要求更高。

二随着整个汽车体系越来越大,未来可能有大量的新材料的使用,新材料的使用就是包括足够强度、钢度情况下,重量一定要减轻。  未来的汽车设计,除了传统的设计以外,知识面的要求,材料、空气动力学等等方面,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对整个汽车未来的设计更加关注的是提出新的要求以后,这帮设计师的产生,这个队伍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来,支撑这个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非常感谢米博士,确实对于设计师来说,他们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未来的出行方面,他们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常感谢,接下来的问题问SHashikant?你刚刚讲到了电动出行,那么,未来的电动汽车会对产品的设计更加敏感,还是会更多偏向于采纳适用于电动技术呢?

Shashikant Vaidyanathan非常感谢你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其中一部分问题,米林教授的回答已经提到了,将来的设计会根本的发生变化,这样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提出的新要求。但是对于电动汽车的使用和采纳,要取决于几个参数,第一个是监管的环境,这是由政府来管的,另外基础设施部分是整车厂提供的,还有能源方面的需求,要越来越多的采用绿色能源,更多采用电动汽车,这样的汽车与智能电网联网,还有相应的技术如何开发,如何发展,还有一些新的出行。关于新的出行方面,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共享,或者网约等等,确实汽车设计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觉得将来会更多采纳电动汽车的话,而不仅仅是汽车设计的转变。

主持人:我觉得这会给汽车而且者带来更多的挑战。在设计的时候,一方面确保安全,另一方面技术。接下来的问题问陈群一,我们知道中国是汽车最大的市场,电动车方面也是最大的市场。您如何看未来汽车的设计呢?

陈群一:正如主持人所讲的,现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全球是9000万的销量,中国占了1/3,3000万台左右,中国还有几乎全球所有的品牌。电动车,大家看的角度不一样,因为中国充斥了太多政策政治的因素,并不是完全市场导向的结果。包括最近都在反思中国过去五年高补贴纯电动双管齐下的结果,似乎没有达到我们当时的预期。对于政策为主,市场为辅的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学,因为中国都在讲任何的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下的发展态势。我们在汽车业界始终有一些担忧的,不知道2020补贴退潮以后,纯电动车的技术缺陷如果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到时候会是怎么样电动车行业的形态,包括这次看到了丰田的轻电力燃油车,电动车应该是更多新能源车解决的方案,希望行业能够更健康、客观从用户和市场的角度解决,而不是从政策的补贴,补贴可能会导致一些畸形。主持人提到汽车在智能化电动车下面的设计,我们理解设计是两个概念,一个是狭义好看,就是所谓的悦目,更多是赏心。就像苹果,样子用起来很酷,但是用起来非常便捷的操作,非常好用的,这才是真正的。未来汽车表面上很酷,很个性,很多强调识别性、趣味性、独特性,但是内饰更多是人机交互,像一个傻瓜,像一个汽车伴侣可以跟你进行情感交流,倾听你各种声音,你各种诉求,他能够帮助你找到解决方案。未来智能汽车设计应该是一个从表到里,从形态好看到内在好用深度发掘的过程。

主持人:非常感谢,也就是说,可以看到设计不仅仅是漂亮的外形,另外也需要功能好用。接下来的问题问亚兰,您的发言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将来汽车的功能会成为一个移动的空间,而不仅仅是一个出行的空间,就像您说的是一个移动的家庭,移动的家,将来除了这以外,还有什么更多的亮点?

李亚兰:汽车在智能化的时代,我相信它不仅仅是一个移动的空间,就像我们刚刚说的,运用智能化系统建立起每个人个人的数据,未来会更加懂你,知道你所有的诉求,会自动智能帮助你实现所有的需求。这样的汽车将会成为我们自己的伙伴,或者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够为自己做管家。从设计来说,未来也有两种大的形态,一个是个人移动的空间和共享出行一类的设计。所以,这两类的设计会为我们的设计带来更多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各自的体验不同,更多像伴侣。所以,各种各样不同的诉求会带来设计上的很多的不同风格、不同空间、不同组合的设计。因此,未来智能汽车就跟机器人一样的形态会给设计师们带来更多可玩的可能性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主持人:事实上,我觉得,对设计师来说,现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汽车时代,比如房车,现在有很多种可能等等。但是房车也可以比以前设计得更大,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我们也期待着跟多的创新设计,我们也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生产国,设计也第一,一定能够发展起来。这里我们收集了几个问题,李亚兰女士,陈群一先生,想问一下,中国的汽车行业要走向世界,尤其是在未来最有前景的可能是新能源汽车,从设计的角度来说,两位如何看待中国汽车行业,汽车的设计如何影响世界的汽车产业?

李亚兰:中国的设计其实起步是比较晚的,相对于世界的汽车来说,但是中国市场的变化,市场的需求也是非常大,而且变化已经走到了市场前列,应该说只经过了短短三十年的时间,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从过去身份地位的象征完全转变了个人代步工具。在新时代的情况下,我们其实站在的都是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从设计的角度,中国的设计也不仅仅是靠自己的设计,而是设计的版图,发挥自己的长处,来利用全球设计的资源来创造一流的设计,更加的贴近用户,这个出发点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真正的设计,因为设计的本质要贴近用户,以用户的体验为最佳的设计方法。我相信我们的设计会站在世界一流的状态上,而且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因为中国的市场会影响我们的设计,我们的设计反过来会影响全球的市场。

陈群一:刚才提到的这个话题,是关于中国的设计如何影响世界?其实这个有角度来看,一个是中国3000万辆,全球这么大的市场,肯定是全球各大品牌争夺的焦点,奔驰、宝马内部都有一个观点,如果一款车研发出来在中国失败,在全球都失败,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单一品牌最大的市场。19世纪从泛亚开始,这些品牌在中国设立中心,他们需要在中国有一个触角了解中国的需求,了解中国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现在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态,全球的品牌都在中国建设计中心聘请中国的设计师,征求中国消费者的意见,他们发布新车的时候都会请中国的媒体人评价在中国有没有市场,他们也请了一些世界级的研发团队,包括长安、上汽等等,这应该是一个全球技术人才大融合、大竞争的时代,没有封闭的人才体系和竞争体系的概念。汽车的未来四个字,共享+无人,这是现在谷歌在做的事情,实际上这种需求在中国更加急迫,因为中国的道路情况、停车资源情况很复杂。汽车一定是高度共享化的时代,一个城市现在里面有1000多万台车,每台车的使用率很低,未来一台车放在马路上都可以,刷卡都可以开,这个共享时代一定会成为中国未来出行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解决了大量资源浪费和闲置的状态,包括雄安新区的发展模式就是以共享为主的出行方式。在这种需求的驱导下,汽车可能有新的需求,涉及到车跟城市之间,有智慧城市才能有智能汽车体系的建设,这也需要一些过程。为什么雄安可以做,北京上海不可以做?因为雄安是新的城,可以做物流城,地下城,可以构建重新的物流方式,构建新的体系。

主持人:谢谢,下面一个问题来自观众,想问一下欧阳和米林,考虑到不同的汽车的周期,比如网联,谈到机械技术,我们如何克服相应的挑战,如何能够在车载造型设计方面作出更多的创新?

欧阳:这个问题,其实前面的嘉宾有或多或少的提到,比如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里面,将来在造型方面多了一些触角、传感器、雷达,可能会弱化,会去降低一定部分目前汽车设计的要求,可能现在车上已经在做的,车外后视镜的设计。刚刚有嘉宾提到了,在节能轮胎方面的考虑和设计,包括灯光这块也是一样。如果将来是一个智能化的车辆,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在车辆互相交互,不像是车车的交互,车与路,车与环境的交互,灯光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因此这方面的设计,将来有利于设计师设计的理念或者设计的角度、技巧方面的变化。这是我的一点理解。

米林:针对这个问题,我也谈一点我的看法,实际上刚才那个问题还是讲汽车的造型设计,从刚才我讲我的观点就说了,未来的汽车应该是多种功能的集成。多种功能集成以后,但是汽车永远不变的是安全、舒适,要基于安全、舒适、节能的主题,又增加那么多的功能,未来汽车设计不同知识结构的融合尤为重要,随着功能的集成,我们对汽车造型的设计涉及面就更广。一个人要全部掌握应该是比较困难的,我是从学校来的,我们培养人太方面肯定是基于功能的拓展,再基于安全和节能的要求,以这两个引领多种知识的融合,就涉及团队的融合,这是下一步我们比较关注的。谢谢!

主持人:谢谢两位的答案,下面这个问题也是我想问的,陈群一先生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主导设计很多年了,在未来的设计里面,将来中国是不是有可能引领全球的汽车设计呢?

陈群一:客观的将,我对这个事情还是有一些担忧的,为什么大家看到中国汽车市场百花齐放繁荣的现象,因为最大的消费群体在中国,加上有很多的国外资源参与进来了,意大利确实引领了中国很多年,他们的民族比较开放、激情,并且从小的教育体制有关系。中国有很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小的教育不是以数早人的批判性、挑战性、创造性为主的教育体系,我们经常开玩笑,脚都裹了十几年突然打开也不会怎么样。未来几十年中国会引领世界潮流这个事情,我个人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这是非常好的时代。中国的设计师现在在很多品牌里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跟五年前十年前完全不一样的景象,里面不容置疑,里面有不同的因素,很多人到海外去学习,接受世界顶尖的教育回到中国,结合中国最好的市场前景设计汽车。另外一点,现在通常比较畅销的车型往往是中外双方结合的结晶,中国团队可能更多是战略方面的一种策略,一种策略方面的把控。但是战术层面,对形体的把握,对雕塑感、创造感,可能外方会稍微更强一些,但是完全依赖外方,其实意大利设计并不是不行了,而是他们缺少对中国市场深度理解,一旦他们深度理解了中国的需求,他们依然做出很好的设计出来。可能双方都应该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应该更多学习西方开放、批判的一些东西,就像在大学教堂里面,国外讲科学的本质是批判,学生是可以批判老师的观点,希望挑战老师的权威,但是中国是相反的,一定要顺着老师往下走。如果这种体系性的东西没有根本性的创造,指望从这个体系培养有创造性、有引领的人才是很有挑战的,不泛个别的天才的人才,现在本次、宝马里面都有很多顶尖的中国的设计师,但是从体系里面讲有很多担忧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讨论嘉宾,我们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好像还是很多话没有说完,今天人都没有多,大家意犹未尽,说明我们的话讨论得很好,今天不同的观点,有来自学界的,有来自OEM的,有来自独立设计界的,还有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他们很快要推的一款车,有不同的视角,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毫无疑问,新的汽车时代能够给我们的设计师带来新的可能,并且现在期待着将来有了不起汽车设计的出现,很多方面虽然受到了很多限制,希望以后放开手脚,大放异彩。世界也在期待中国的汽车能够大发展,中国毕竟是汽车市场最大的。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大家!感谢各位嘉宾,感谢你们的时间,感谢你们的参与,感谢你们的讨论!我非常荣幸和高兴主持这一节的会议,也谢谢各位观众,感谢各位的耐心和积极的参与,协调你们提出了问题,很抱歉,我们可能说几每一个问题,但是我相信我们今天是一场有益的讨论,希望大家今天过得愉快。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8(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直播专题:

网站专题:http://auto.gasgoo.com/NewsTopic/111.html

手机WAP站专题:https://m.gasgoo.com/news/topic/111


*版权声明:本文为业内专家原创文章,作者本人对文章观点及内容合规性负责。如有疑义或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06/06061325132570044445C303.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