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竞争对手对华的傲慢态度,使得奥迪能够成功引领中国豪华车市场近三十年。随着后期舆论对支持自主品牌轿车的呼声越来越强,中央先后几次变更公务车采购目录,直到出台《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合资品牌全线被排除在外,彼时的舆论认为,奥迪品牌销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然而奥迪在之后的销售表现,却让这种预期完全落空。从销量看,2012年奥迪品牌保持稳中有升的销售态势,并于次年开始加速上涨。
根据盖世汽车网统计,2014年国产奥迪全年销量达到51万辆,较第二名宝马的27万辆高出近一倍,而第三名奔驰仅为13万辆。奥迪的领先优势在2012年之后一直处于扩大态势。
即便将进口产品在华销量考虑在列,奥迪依然以57.5万辆的销量遥遥领先竞争对手。
不仅品牌总体销量持续增长,作为曾经的公务车霸主,A6L的销量增加也蔚为可观。在2012年政策出台后销量趋缓,2013年起又加速上升。
显然,脱离了公车光环的奥迪,已经切实转变为市场拉动销量。实际上,当我们回头梳理奥迪的在华发展史,不难看出奥迪的成功在进入中国市场那一年就注定了。
重视中国市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急需一款质量可靠的国产轿车满足公务车市场需要,于是一汽向德美汽车企业抛出橄榄枝。奔驰原本取得先机,但种种原因未能国产化;随后的克莱斯勒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却因自己的傲慢被时任大众集团董事长哈恩逮到了机会。哈恩积极提出了奥迪100(A6前身)在中国进行国产化的建议,并破天荒地接受了一汽关于移植国产488发动机配奥迪100的要求,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便改装出一台装备了克莱斯勒488发动机的奥迪100。正是这种诚意与效率,加上当年公务车国产化的迫切市场需要,奥迪100成功占领了中国公务车市场。
奥迪100的造型即便放在当下,都堪称经典
尊重中国市场
“轴距加长版”被不少“懂车”人士所嘲笑,然而奥迪却算得上开创了加长版的先河。2000年的奥迪产品命名规则中,还没有L的概念,但当年上市的A6便是不折不扣的加长版,轴距较标准轴距增加了90mm。这款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迅速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在当年中国汽车全行业月平均销量不足5万台的情况下,累计销售超过20万台。至第六代A6开发时,奥迪已将标准轴距与长轴距版作为两个版本同时开发。
长轴距、大空间,中国消费者喜欢,而奥迪看到了这一点。通过积极满足消费者需要,奥迪成功了。
把握年轻消费者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蓬勃发展,中国消费者的钱包也越来越鼓,汽车消费越来越年轻化。这一次,奥迪又一次准确把握了市场,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奥迪在年轻化的设计和高科技配置方面下足了功夫。实际上,公车占奥迪销量比例很早之前就持续走低,至2011,私人消费者占比超过80%。不论是推出奥迪TT,还是A1,或者直接在既有的A6L、A4L的年轻化设计上做文章,奥迪早在公车改革政策出台前几年,就开始逐步布局。
积极营销助力转型
正所谓酒好也怕巷子深,奥迪为了转变官车形象,转变了营销理念和手段,从满足政府采购角度转向迎合年轻消费者。从2007年起,从《奋斗》到《我的青春谁做主》,从《谈判冤家》到《青年医生》,奥迪接连投资国内热播影视剧,且均与年轻人相关。而《奋斗》热播之时,距离12年公车改革政策出台,尚有5年。
如今回头看,奥迪的转型成功,与奥迪提前布局、创新营销密不可分。而且,显然奥迪并不想止步于此,新的营销举措也不断推出,例如刚刚过去的3月,奥迪就与腾讯合作举办音乐盛典,这样的活动目标人群非常明确。
科技引领市场
作为一家传统汽车企业,奥迪在高新技术上的投入远比外界知道的要多。例如最近炙手可热的混动汽车,奥迪早在1989年就开始研究。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开发,奥迪于2013年正式推出了A3 Sportback e-tron量产车型,该车型按照欧洲循环标准测得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仅为1.5升,续航里程更是能达到惊人的940公里。而此次上海车展,A3 Sportback e-tron也正式与中国消费者见面了。
如今,奥迪A4L、A3基本已经彻底在消费者印象中脱胎换骨,以更加年轻、积极的品牌形象迎接市场的考验。没有了既定形象的束缚,加之中国消费者消费逐步升级,有理由相信奥迪在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04/1705355435546033283047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