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问界M7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2024第二届吉利汽车技术论坛暨前瞻技术展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告 > 正文

调查:汽车“三包”出台影响积极 实施前景待察

经过漫长的利益博弈,2013年1月"汽车三包"(以下简称"三包")规定正式出台,并将于10月1日开始实施。虽然与美国"柠檬法"等国外法规还有较大差距,但中国消费者总算有了一个可以维权的平台。不过"三包"是否能够顺畅执行仍待观察。

围绕这一话题,盖世汽车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2013年1月21日至1月27日,参与人数1568位)。调查共设4个问题,包括业界如何看待"三包"的出台,对于"三包"的实施前景是否看好,新规对汽车厂商的处罚是否过于宽松以及"三包"将给汽车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意义等,下文将结合投票结果和与专家访谈逐一阐述。

在我们的调查1中,对于如何看待"三包"的出台,有23%的人认为是消费者话语权提升的结果。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而随着消费者在市场中地位的日益凸显,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以及政策制定部门的重视,而这也进一步加快推动了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

另外有21%的人认为"三包"是政府主管部门意在规范促进汽车业的发展之策。在"三包"出台之前,2013年1月1日,政府部门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召回"),这一条例被视为是第一个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中国汽车市场政策。而不到一个月,又出台"三包",政府意欲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同时进一步规范国内汽车市场的决心可见一斑。汽车行业作为中央政府刺激内需的重要依托之一,规范这一行业的售后服务标准,提升整体行业的质量水平与竞争力是必由之路。

而在"三包"的出台过程中,厂商与消费者等各利益方的博弈是否充分也将决定这一法规能否长期有效落实。从调查1的投票结果来看,不少业内人士(35%)认为"三包"的出台体现了各方利益,是博弈后的平衡结果。但亦有约17%的人士认为这一法规更多是厂商利益的代表,消费者群体的话语权甚小,因此对消费者也无实质性影响。

从2004年拟定"三包"草案,直到2013年才正式颁布,期间历经了9年的时间。而且虽然政策已经公布,但距离正式实施还需等到10月以后。一部法规推进如此缓慢,一是由于汽车产品本身的复杂性,涉及到保修包换上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太多(比如不同零部件的损坏、买车时的购置税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汽车产业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包"出台后对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都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要考虑的。过于严厉,可能打击生产者积极性,但若始终确实,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证,同样也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选择在此时出台该法规,应是考虑到法规对各方利益都可较好地平衡,而汽车工业长期健康发展又不可或缺。

"三包"出台后,在我们了解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意见时发现,多数人士认为,"三包"规定中的具体要求,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执行起来并不算困难。部分汽车经销商还表示,不担心执行问题,反而担心按"三包"规定执行后消费者不接受。"三包"对于保修期和三包有效期的时间进行了规定,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企业制定的质保期时间都比标准还高。此外"三包"对于消费者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汽车产品的更换和退货也进行了规定,不过有经销商反映从以往经验来看,在"三包"期限内,新车出现上述情况的几率并不大。这意味着法规对汽车厂商的约束力将十分有限,这也难免会让人觉得"三包"是由汽车厂商主导。不过在汽车三包规定出台前,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有完整的汽车包修、包换和包退的规定可以借鉴,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此外任何一部出台的法规都还有待后续的不断完善,以及在通过实践检验后以进行更多的补充。最后还有4%在看待"三包"的出台上选择了其他。

"三包"已经正式公布,对于这部法规的实施前景,我们在调查2中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三包"的实施前景,有40%的参与者表示不看好。在这次出台的"三包"规章制度中存在着一些界定模糊,操作难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在未来妥善解决也直接决定了"三包"在未来的执行上是否能取得好的效果。

调查:汽车“三包”出台影响积极 实施前景待察

调查:汽车“三包”出台影响积极 实施前景待察

这次"三包"出台后,对规章中的一些细则条例,外界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质疑之声,比如销售者应否承担责任,面对强势的生产企业,销售者又如何追偿;再如鉴定难题如何解决,目前我国专业的汽车质量鉴定机构数量少,而且鉴定费用高,往往让消费者望而却步,而且一旦维权失败,车主还极有可能自己承担鉴定费用;以及目前的"三包"主要针对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和使用的乘用车,而家用汽车用于营运目的将不享受"三包",有些单位为汽车营运、生产经营而购买的汽车产品,也不在"三包"范围之内等等,种种的问题都有待相关部门出台更多法规细节以不断完善"三包"这一政策。

不过对于上述中的部分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经表态,三包责任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库的管理,质检总局会另行制定具体的要求。再有像是新规中让外界感觉突兀的'包修期'与'三包有效期'的期限冲突问题,都将在日后的细则中给予明确。而且从政府近期的频繁动作来看(1月份先后出台了"召回"和"三包"),政府是希望进一步规范汽车市场,因此"三包"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加快落实也将指日可待。 对于"三包"的实施前景有32%的人表示看好。

另外有28%的人对于"三包"的实施前景表示不好说,毕竟政策在未来的具体操作中将会面临哪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涉及到"三包'的一些具体内容和操作细节一度引发了人们的广泛争议,特别是在对于汽车厂商的处罚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调查3中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约六成(61%)的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对汽车厂商的处罚过于宽松。

调查:汽车“三包”出台影响积极 实施前景待察

调查:汽车“三包”出台影响积极 实施前景待察

"汽车三包"中规定,对违规车企的首次惩罚为"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主流车企的年销量都在30万辆以上,一年的营业额都是百亿规模,而一辆车的罚款最高才3万元。这样的罚款额度显然过分偏向汽车生产者,因此对部分车企难以构成威慑力,也根本起不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也不利于汽车企业提高技术与服务水平。此外,规定中表示对于企业概不执行在有效期内对车辆实施整车退换和零部件退换的行为,连最基本的"罚款"也被省略,仅被要求改正。有法律专家表示如果法规条款不具备惩罚条款,则根本不具任何意义。

不过"三包"新规只是一部部门门法规,除了法律升级,没有办法加大惩罚力度,这也导致对于违规的汽车厂商在处罚上无论是处罚金额和还是实施力度都极为有限。

也有22%的人并不认为新规对汽车厂商的处罚过于宽松,而只是在一部部门法规中没有办法进一步增加惩罚金额。另外17%的人对于新规对汽车厂商的处罚是否过于宽松表示不好说。无论是怎样的补偿行为,对消费者而言其实都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诉讼时间长,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案件中还有身体伤害,造成生活上的困难,所以单纯的补偿难以真正补偿消费者的实际损失。因此任何一部法律法规都需要更多相关的配套设施,乃至需要整个的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共同实施才能保证每一部法律在执行中能够真正起到保护广大受众权益的作用。

汽车三包政策目前看来虽不尽完美,实际执行效果还有待观察,但其成功推出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证明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多数业界人士之所以对其实施前景持以谨慎态度的关键则在于,未来的市场活动中,三包政策将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汽车工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还不太明朗。最后一个调查问题就基于这个疑问展开,汽车三包的实施将给中国汽车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其意义何在?

结果显示,有超过七成的参与者认为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将会对国内汽车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28%的人士认为三包政策将"促进汽车行业整体质量提升"。一些缺乏核心技术及体系制造能力的车企将失去夹缝求生的空间,随着汽车三包政策的展开或将被彻底淘汰。而那些主流车企也将受到三包政策的监督和警示,汽车三包对汽车质量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刺激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企业的优化升级。这部分人士认为,三包政策将成为一把悬在汽车厂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督促整个汽车行业质量提升。

调查:汽车“三包”出台影响积极 实施前景待察

调查:汽车“三包”出台影响积极 实施前景待察

另外,有20%的参与者认为三包政策实施后"消费者维权将有法可依"。由于汽车产品技术复杂,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许多消费者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不明确,而且难以找到维护自己权益的有效途径,在处理汽车质量问题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三包政策的出台将大大改善这一局面,结束消费者维权无门的窘境。另外,"汽车厂商更加注重售后服务"选项也获得了21%的选票支持,这部分参与者认为,三包在其他行业已经成为企业维护品牌形象、保障售后服务品质的重要手段,被"嫁接"在汽车行业中,也势必将推动整个行业售后服务水平的提高,汽车厂商将更加重视售后服务。

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在受到了业内普遍欢迎的同时也引来了许多质疑之声。在我们的调查中,有28%的参与者就表达出了自己的疑虑。他们认为此次公布的三包政策的"处罚金额和实施力度有限"。根据三包办法规定,违反三包的行为将会"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这种违法的代价对于盈利规模上百亿的汽车厂商而言基本就是隔靴搔痒,无法起到震慑车企违规行为的效果,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实质性影响不大。而剩余3%的参与者选择了"其它"选项。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01/29042622262260168742907.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