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问界M7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2024第二届吉利汽车技术论坛暨前瞻技术展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分析 > 正文

上海车展看自主品牌的崛起

全球汽车市场的缩水,令新兴的中国汽车市场显得至关重要。4月20日拉开帷幕的第13届上海国际车展,不仅众多跨国汽车巨头斥巨资踊跃参展,创历届之最,而且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也全线出击上海车展,自主品牌的复苏在危机下的上海车展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要闻点评】

1. 规模效应明显

本届上海车展的参展阵容,无论是场地面积还是新车数量,自主品牌都可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下。相对于合资品牌的收缩战线,自主品牌无论从声势和规模上均显得十分强势。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等国内六大汽车集团首次齐聚,其他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也全线出击。

产品线延长、品牌增多是本次车展自主品牌的主要特征。奇瑞展出6大系列32款新车,吉利展出旗下三大产品系列的22款车型,而比亚迪携F系列、S系列、M系列、DM双模电动车、纯电动车等五个系列近10款产品参展,长城汽车也展出12款车和3款发动机,集中体现了自主品牌车企们的“车海战略”。

此外,国内自主品牌比亚迪、海马、东南汽车、长城、华晨、力帆、长丰、江淮、哈飞、众泰、金龙、柳汽、中欧等都推出各自的新车。

一位自主品牌汽车展区负责人表示,面对全球汽车市场的缩水和金融危机影响,车企紧迫于树立品牌,更加注重产品的改进、发展新技术,推出新车型,带动中国乃至世界车市的复苏。

2. 多品牌效应的优劣

自主车企的“多子多孙”在本届上海车展上表现得尤为耀眼,吉利要亮相的就有全球鹰、帝豪、上海英伦等三大品牌,而奇瑞要亮相的品牌则有微车品牌开瑞、乘用车品牌奇瑞、中高端乘用车品牌瑞麒和商务车品牌威麟等。此外,力帆、奔腾、荣威、名爵等自主品牌的产品序列代码也越来越复杂。

分析人士认为,对待自主品牌眼下的高速膨胀,要从两个方面看待。一个是自主品牌与百年国际汽车品牌相比,属于初生牛犊,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都要经历从最初的光杆司令向系列品牌和产品序列扩张的阶段。

从另外的角度看,自主品牌的“分身膨胀”也是其摆脱创业初期产品低质低价的品牌形象的必然选择。以奇瑞为例,产量和规模上去了,工艺也有了一定提升,但是品牌形象却被市场规律禁锢在10万元以下的区间,此时选择品牌扩张,重新塑造形象也不难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绝不能把品牌的膨胀看成一件简单、没有风险的事情。从通用、福特等汽车巨头的实例看,无论是自创品牌还是收购品牌,旗下品牌之间如果不能形成合力,以及依靠现代汽车平台战略共用核心零部件降低成本,就会成为企业做强的累赘。

3. 未来任重而道远

连续3个月占有率第一,自主品牌似乎迎来中国汽车的春天。但是,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对一季度车市总结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时指出,自主品牌能够持续保持占有率第一,显然得益于国家出台的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一直以来,自主品牌的产品和优势集中在排量较小的中低端市场,他们也成为购置税政策调整的最大受益者。也就是说,这次增长更多的是靠政策之手在推动,而市场需求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政策,而是品牌和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2008年的数据显示,日系和德系轿车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0.83%和20.34%,依然占据了国内轿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即使是在愁云惨淡的美国,2008年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车企在美国本土市场仍然占据了47.5%,更不用说几乎被本土汽车企业垄断的日韩两国。因此,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所占的比例还应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虽然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但对不少企业来说,低价位车型销量虽高,但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却有限。相比之下,合资品牌车型的利润率相对高出许多。受到合资品牌产品下探的竞争压力,自主品牌车企向上突围中高端市场的愿望十分迫切,并且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4/2209200120166126211.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