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问界M7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2024第二届吉利汽车技术论坛暨前瞻技术展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自主品牌轿车销量下滑不足惧

乘联会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目前还未公布6月份的汽车销量数据,但部分车企上市公司已经自行公布了6月份的产销快报。7月4日,长安汽车公布了2016年6月产销快报:当月公司生产汽车20.8301万辆,同比下降约3.17%;销售汽车21.3688万辆,同比下滑约0.86%.。环比4月,产销量则分别下滑2.95%和增长2.99%。

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在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增势后,6月下滑显著。其中,CS75自4月首现下滑后,5月销量同比下降23.94%,而6月降幅则达到了45%;CS35销量亦同比下滑8.59%;逸动系列、悦翔系列则同比下降30.28%和23.09%,由此也带来了今年前6月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总体增速放缓。不过,长安两款面包车表现不俗,欧诺和欧尚当月销量均突破了万台。

作为目前自主品牌中的领军车企,长安在轿车品类的布局是比较完善的:微型车有奔奔,小型车有悦翔,紧凑型车有逸动,中型车有睿骋。但由于整个中国轿车市场都面临着下滑萎缩的市场形势,今年1-6月,逸动系列(逸动、逸动XT)累计售出81,698辆,同比下滑18.8%;悦翔系列累计售出54,650辆,同比下滑20.7%。

长安CS15及CX70这两款车型的销量虽未公布,不过从上个月的销量表现来看,两者相加冲击2万辆应有可能。

在此前笔者所写的《从“微面”七座SUV的畅销看自主车企的机遇》和《两厢将死!谁来烧纸?》两篇文章中,笔者指出在自主品牌在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外资品牌存在差距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会在外资品牌的价格战上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相比,仍然有机遇和优势。其中优势之一是自主品牌比外资品牌更懂中国市场,更知道中国消费者需要什么。外资品牌虽然在技术、质量、管理上有其先进之处,但在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灵活性上,是很难与中国本土车企相匹敌的

由于空间更大、视野更好、价格便宜,小型SUV的出现无疑给原本萎缩的轿车市场狠狠地捅了一刀,而两厢车恰恰是受冲击最明显的“重灾区”。小型SUV既有两厢车省地、灵活的卖点,又有两厢车所没有的高通过性,因而使得两厢车的潜在消费者纷纷被抢走。因此,在此前的文章中,笔者认为,在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喜好面前,各个车企顺势而为:任由两厢轿车市场自生自灭,无需对这一日渐萎缩的市场投入过多资源。这些曾经畅销的两厢车多半处于A级或A0级市场,企业可以对这些平台稍加改进,以小型SUV取而代之。商品社会,市场经济,自主车企顺应市场形势无可厚非,没必要在两厢轿车和A0级以下小车这种日渐萎缩的市场投入太多资源去和合资车型死拼阵地战。实际上以长安CS35、CS15、长城M4、哈弗H1为代表的小型或迷你型SUV,都是基于这些车企原有的两厢轿车平台开发的产品,说明自主品牌早已发现并顺应了这一趋势;而长安CX70、北汽幻速S3这种基于微面底盘开发的七座SUV,主要针对以往微面所面对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这些客户的消费能力有限,对产品的要求首先是实用、能装。既能当MPV拉货,又能当SUV坐人,也在所处的细分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例子说明自主车企和外资车企相比,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表现出了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现在的车型都是基于通用平台开发,如果未来市场形势有变,自主车企在现有的小型、迷你型SUV平台上再开发轿车也并不是难事。只要在策略上不学长城公开表示“放弃轿车市场”、造成轿车业务的断崖式下滑,即可为未来适应市场变化的转型留下后路。邓小平说过: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企业自己能找到新的增长点,这个增长点到底是轿车、SUV还是MPV并不重要。媒体舆论也无需对自主车企依赖SUV市场取得增长的现象而过分担忧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07/0605095795760362905865.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