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整体经济颓势的影响,俄罗斯车市已经徘徊在崩溃的边缘。根据AEB欧洲商会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俄罗斯车市轻型车销量均同比暴跌三成以上,累计销量243,826辆,下滑32.1%。普华永道预测称,2015年俄罗斯车市销量将在152万辆至175万辆之间,较2014年销量同比跌幅将从10%扩大到25%至35%。也就是说,俄车市今年可能缩水三分之一左右。
俄罗斯是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俄车市的低迷不可避免将影响到已经在当地扎根的自主品牌。最近几个月来,大部分中国自主品牌在俄销量严重滑坡,部分车企甚至出现月度销量为零的情况。
在持续颓败的经济大环境下,俄罗斯车市今年会崩溃吗?俄车市当前的困境对自主品牌而言意味着什么?“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对自主车企出口业务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期盖世论衡特邀中国民族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曹鹤、威尔森海外市场研究员巫光晓、LMC汽车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曾志凌围绕此话题展开讨论。
论衡之一:今年,俄罗斯车市会崩溃吗?
紧张的地缘局势、连续的经济制裁、暴跌的国际油价、低迷的国内经济……,一系列利空因素重创了俄罗斯汽车市场,看不到未来复苏希望的俄罗斯车市会就此崩溃吗?
“崩溃还不至于,整个俄罗斯经济崩溃了车市才会崩溃。”曹鹤直言。他分析指出,近年来俄罗斯车市本就在上下浮动,受西方经济制裁影响,现在的俄罗斯汽车市场就如10年前中国汽车市场一般,不太稳定。不过曹鹤同时指出:“卢布贬值直接影响了俄罗斯消费者的购买力,今年俄罗斯汽车市场不可能出现很大的转机,在往年的基础上还会往下跌,现在只是国家硬撑着,普遍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巫光晓同样认为,2015年俄车市销售会大幅下跌,但还不至于崩溃。他分别从西方制裁、油价和消费者购买力等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短期内西方制裁不会停止,但是也不会扩大。“美国单方面扩大制裁,欧盟又急需俄罗斯的石油,现在欧盟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反对扩大制裁,所以制裁短期不会停止,但是也不会扩大。”
其次,国际油价短期内不会大幅回升,而俄罗斯也还没出台关键性的救市举措,短期内俄罗斯车市的销量还是会持续下跌。“即使俄政府宣布将为汽车行业提供100亿卢布(约合16.6亿美元)补贴,但是补贴实施的时间不确定,也没有具体的补贴方式。”
再次,从消费者的购买力上看,一方面卢布贬值,人们手上的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直接导致车市总体需求不振。但俄罗斯地广人稀,境内公共交通不太完备,汽车仍是民众依赖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当地仍属刚需品。所以长远看来,汽车需求量仍很大。
巫光晓亦提及,俄罗斯车市近10年的销量变化图呈现“过山车式”的起伏,2005年,整体销量仅为一百多万。之后几年急速攀升,但到2009年,经历了金融危机后,销量腰斩过半,直降50%。从2010年开始迅速恢复,近段时间又再次反弹。可以说,俄罗斯车市经历过比现在更深的低谷,如果经济向好,会慢慢恢复过来。
曾志凌表示,俄车市危机不完全是经济因素所致,政治因素影响更大一些。“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加之国际油价降到一个低点,种种原因导致俄罗斯整体经济陷入困境,车市也深受影响。”他还指出,金砖四国中,除中国汽车市场较稳定外,印度,巴西,俄罗斯市场普遍都比较脆弱。
论衡之二:怎么看待自主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
受俄罗斯整体车市持续恶化的影响,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车市的销量也不断缩减。继2014年10月后,今年2月再度有中国车企销量归零,而有销量的自主品牌也都基本遭遇两位数比例的跳水。该如何看待自主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在欧宝退市、日产临时停产之际,俄车市当前困境对自主品牌而言,是机遇还是挑战?
曾志凌指出,卢布贬值,汽车变成奢侈品,出口成本随之巨幅攀升,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面临着巨大压力,很难独善其身。“别人面临的困难我们一样面临,当别人都退出去时,再进去抢市场,肯定有巨大的风险。毕竟我们的国产化程度不高,今年的出口对国内车企来说不会很乐观。”
巫光晓表示,俄罗斯市场是自主品牌很重要的目的地。“自主进入俄罗斯市场已有一定历史,相较其他出口市场,在俄市场的品牌识别度更高,渠道和服务也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目前,整个俄车市都在萎缩,自主销量也一直在下滑。在俄罗斯业务规模较大的四大自主品牌:力帆、吉利、长城、奇瑞,今年2月销量都遭遇大幅下跌,冲击较大。
巫光晓同样认为,当前,自主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挑战大于机遇。其表示:“自主在俄罗斯车市主要投放的是低端产品,直接与其本土最大的汽车品牌拉达(旗下产品主要布局低端市场)对标,而按照俄罗斯政府一贯的政策主张,经济危机后会推出一些保护本土企业的政策,无疑,拉达等本土车企将会从中获益,而自主也将面临更残酷的竞争。”
曹鹤则认为,“只要俄罗斯不将进口封死,自主品牌在俄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俄罗斯汽车市场的特点跟我国十年前差不多,主要还是看价格,对品牌的重视度比较低。对自主品牌而言,在俄罗斯市场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相较国内市场,其日子可能还好过一些。
论衡之三:自主品牌开拓海外市场时应该如何应对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
近年来,国内市场的不利形势刺激着自主车企更加积极的开拓海外市场,而被确立为主要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也对自主车企开拓周边国家市场提供便利,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自主车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风险?
对此,巫光晓认为,自主车企要密切留意海外市场当地的局势,解读当地政府政策,了解当地的民生。同时,自己还要未雨绸缪,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危机。
曹鹤则表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已有十数年了,但好的时候并不太多,这主要和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出口特点有关。他强调,“中国汽车要走出去,海外出口、海外建厂(包括CKD、SKD)一定要坚持下去。再坚持5~6年,就会出现比较大的转机;其次,要开发生产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曾志凌则指出,目前,自主车企出口大量依赖发展中国家,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如印度、巴西)的经济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更容易受到冲击,且当地基础配套设施均不太成熟,实现本土化的成本和风险都更大。曾志凌认为:“自主车企开拓外海市场要将风险分散化,不要集中投资在某一个地区,也不能单看其是否是新兴体,而要综合考量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不同国家做经济风险评估,实现多样化出口。”
而针对我国近年来倡导的“一带一路”多边经济发展战略对汽车出口的影响,曹鹤表示,对商用车、工程机械的出口肯定有好处,对乘用车作用不是太大。“前期仅有利于商用车,待以后基础建设成形了,贸易也进行了,可能会带动一部分乘用车出口。”
而巫光晓则指出,“一带一路”很大程度上会促进车企出口,特别是一些正处于上升期的新兴市场。“一带一路”通过国家之间的政策便利,有利于自主进入这些市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自主品牌在南亚、北非市场有较大机会。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要经过一些独联体国家,再到中亚、中东等地方,这些国家的汽车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一带一路”则让国家之间形成政策便利,有利于自主进入这些市场。
“现在言“一带一路”对车企出口的影响还尚早。”曾志凌认为,现在还只是一个战略,要等到战略具体开展后并与相关国家政府达成双边协议,形成自由贸易区,或税收、海关等有便利优惠措施后。才能看到其真正的影响。
盖世论衡:是盖世汽车研究院打造的一个品牌汽车评论栏目,透析汽车行业的新现象,新热点,新规律,新趋势;以行业资深专家、权威媒体人及企业高管为发声主体,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变化中的中外汽车业。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03/2708284028406033034514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