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舱驾、行泊一体及BEV视觉感知培训
  • 2024第二届吉利汽车技术论坛暨前瞻技术展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柳基千:用企业家精神办公司 好产品才是发展的根本

访现代汽车经营研究所所长柳基千

盖世汽车网 sunny Li 2013-11-05 07:53:00

编者按:相比起中国市场,韩国国内市场要小很多,这样的不利因素逼着韩国大力发展汽车出口产业,结果是为了在海外市场上更好的生存下去,同时加快拓展市场份额,韩国汽车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技术能力,加强自身产品质量,完善经销渠道,最后不仅赢得了市场,韩国的汽车产业也由积贫积弱最终走向强大和兴盛。

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之路中国能否复制,按照现代汽车经营研究所所长柳基千的看法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所处的历史发展时期跟韩国汽车产业当年的发展情况已经有很多的不同。不过他也反复强调,关键还是产品技术,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个是一个企业的发展,乃至一个产业崛起的根本。而盲目的扩充市场,或者是谋求海外市场的扩张,而产品制造水平始终没有突破,反而造成了坏的口碑,以后再要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就很难了。

同时很多人质疑,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有韩国政府的助力,然而在采访柳基千的过程中,了解到韩国政府给予汽车产业政策上鼓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且正如柳基千所说的:依靠政策短时间内会获得一些实惠,但没有哪个车企是因为依靠政府政策而能够成为国际企业的。

现代汽车经营研究所所长柳基千

以下为访谈实录:

现代是怎样发展自己的品牌的?韩国政府出台了哪些产业政策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您怎么看中国的自主品牌现在所处的现状,如果跟韩国过去走过的道路路相比,它是处在韩国发展的哪个阶段?

柳基千: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多、资源也比较丰富,所以中国的市场很大。韩国国内市场不是很大,整个韩国的宏观经济就是一个出口型的经济,当初韩国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并不仅是要让韩国自主品牌在国内发展得很强大,汽车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它的导向就是出口经济导向。要把韩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起来,肯定有一个本国市场的考虑,但更多是以出口为目的。

一定要走出口这个路,必须自己的东西要过硬,同时还要发展跟汽车相关的零部件等产业。除了政府的 相关政策,企业自身的自主技术能力要提高,技术要自强,因为要出口的话,总是学别人的东西再反过来出口给别的国家,这个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所以政府比较支持发展汽车跟配套的产业,但是一定要有自我创新和研发的能力才可以。

第二个,企业刚开始从别的国家学习一些技术制造出产品后再出口海外市场,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想继续走出口经济必须有自己过硬的东西。包括现代在内,当时几个韩国企业都比较注重研发,而且这种研发不是短期行为。从企业的角度上来讲,90年的时候,现代研发了自己第一台小型轿车,经过差不多23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不仅仅是单纯的研发,学习领先的车型、员工的竞争意识等等,这不是一两天形成的

韩国跟中国所处的情况不一样,现在中国水平跟韩国哪个阶段完全一样,这个很难讲。中国自主品牌有一定技术能力,在某些领域也比较出色,但是总体整合的能力,感觉差一点,也说不好差在哪里。汽车不是一项技术、两项技术组装的,肯定有无数的零部件、无数软和硬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一定要结合好。整合方面跟跨国主流车型有差距,这只是单纯的从研发的角度来说。包括现代在内的各个跨国车型都认为汽车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且它需要不断改善,虽然今天处在这样一个地位,但是不改善,别人马上就超过你了,要不断的努力。

至于中国自主品牌有哪些特征?造车肯定是一步一步要加强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一下子学不完,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有拿得出来的本事也可以,这也是一种捷径。从很多车企的发展经验说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东西,一下想把中高端都做好,是不切实际的,研究现代起亚的经验,他们是从小型车开始的,从小型车,包括它的发动机、汽车整体的设计、各方面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慢慢向中型车以及高端车迈进,但是中国自主品牌在各个领域都涉及,这样对企业各方面会造成一定的浪费或者不太聚焦。

对于韩国现代汽车来说,锁定新兴市场,中国市场是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韩国汽车来说,对中国市场怎样的预期目标?随着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比起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现代汽车有没有一个营销层面或者战略发展层面的变化?中国现在很多汽车在兼并重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步伐也在加快,现代汽车在海外的兼并重组或者国内兼并是怎么做的?

柳基千:关于中国汽车产业需求到底能达到多少的量,各个预测机构或者研究机构给出的数据都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们初步的目标是在狭义的乘用车市场,北京现代跟东风悦达起亚加起来达到10%的市场占有率,现在已经稍微超过了10%。今年北京现代跟东风悦达起亚的年度销售目标加起来大概150万辆,而且基本上问题不大,超过10%一点。未来中国市场还会不断增长,我们的 目标就是保持10%的占有率。

中国消费者拥有私家车的时间毕竟不是很长,我们的销售或者企划部门也经常说,中国消费者选择车的时候可能相对来讲更单纯一点,不会考虑太多的因素,就买这个品牌。在欧美市场,消费者可能更多的讲究实用性,这也是现代在欧美市场能够立足的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欧美消费者选择车的品牌的时候更分散一点、更丰富一点。中国各个地区发展水平不一样,我们了解了这个,在具体车型的安排、生产战略、营销战略方面都会做到差异化,在东部沿海地区更多是中高端一些产品、技术、品牌多宣传一些,但是在中西部的话,可能还是加强我们原有的竞争力,有性价比的产品。

至于兼并重组,现代本身并不太强调要通过收购或者被收购来发展。现代汽车在海外的工厂都是自己新建,完全通过自己的模式跟自己的一套东西进行运营,在海外,现代并没有碰到过太多的兼并重组的案例,而且总部不太主张。但是在国内,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成功收购了起亚,到目前为止,总体的感觉还不错,但是并没有像外界看到的太多的肯定因素,并没有出现通过起亚,现代得到了很多好处。汽车企业都是很庞大的系统,本身这两家车企技术发展路径不太一样,再加上组织文化都有特定的因素,表面上1 1>2比较好看,但是真正做到需要很多努力,而且不一定成功。

您刚才提到了,中国自主品牌中高低各个级别的车型都在做,现在中国自主品牌在品牌往上拓展的时候遇到一个瓶颈——品牌力不够,现代是不是遇到过同样的困惑?中国自主品牌想要往上突破,现代能不能给一些建议或者经验参考?

柳基千:2000 年后,现代汽车的老板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品质经营。从产品的角度上来讲,它的性能和产品力已经达到了业内最高水平,不是说最高的一个,是处于最高水平行列的,这不是我们自己说的,是我们竞争对手的评价,再加上第三方权威机构评价。但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品牌力还是不够,所以在市场上即使是同等的产品,我们可能跟某些比较领先的品牌比,价格会便宜点,而且有些时候不得不降价。在短时间内改变消费者的认识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虽然进行各方面的努力,产品上更下功夫,通过口碑传播我们产品的好处。在营销战略上我们更多的宣传品牌,即使这样做了跟我们的竞争对手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有这样的问题,相信中国自主品牌也会碰到同样的问题,但这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个人的感觉,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没必要那么着急,最近看很多自主企业说国内市场不行了就加强海外市场。 我们业内认为它可能在这个领域并没有竞争力,但他一定要推出这个产品。这不是好办法,因为消费者认识一个汽车品牌可以是从周围或者自己用过汽车之后对这个品牌有一定的认识,第一感觉很重要。要是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执意要做这个产品,假如做不好还不如不做。现代在90年代进军美国市场的时候有这样的失败经历,为了短期的目标出了一个不好的产品,再改变消费者的观念会非常难。先推出一个好产品,通过一步一步给消费者呈现出发展的形象,这样的话消费者需要一些时间,但迟早会去认识你、认可你。

现代在崛起的过程中间是不是获得了韩国政府的支持,您对中国政府有哪些建议?

柳基千:其实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也能碰到很多朋友问关于韩国政府给现代汽车有没有什么特惠措施,其实很难讲,但是总的来讲它不是针对现代或者一个汽车产业的特惠。韩国政府为了加强本国的竞争力给了两方面的优惠,一个是出口的政策,第二个是重工业方面,汽车正好这两个都属于,所以它跟化学等其他一些产业一起获得了优惠。 但是除了这个之外,并没有专门针对汽车行业推出一个特别的政策。

现代汽车所处的环境跟中国本土企业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中国的市场很强大,当初韩国政府给现代起亚一些优惠只靠韩国本土是不行的,政府给你这些政策利好,你要如何更好的开拓海外市场。但是针对本国国内市场,即使政府给了,但市场太小,不足以培育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到现在为止,政府给的政策都是为了如何培育竞争力,以至于引导这个国家、引导这个产业走出去。现在很多中国自主品牌跟我们关系很好,他们可能更关心的是政府出了什么政策,我们能得到什么。但是根据经验,依靠政策短时间内会获得一些实惠,但没有车企因为依靠政府政策成为国际企业的。就比如父母给你吃的,但是这个孩子要长大一定得靠自己。

您觉得中国汽车产业的合资和韩国汽车工业的合资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中国自主品牌没有现代当年成长的那么快?

柳基千:您说的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宽泛,首先是分两个方面,有合资伙伴的和没有合作伙伴的,总体来讲有些企业是做的不错的,有些本土企业没有合作伙伴,通过不同的渠道学习海外的先进经验,而且在自己的路上能够显现出正在往成功的方面走。

中国的一些大的汽车企业老总可能有一些比较安逸,他所要通过合资实现他的目的、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跟韩国民营企业的老板不太一样,尤其是企业家精神不太一样,现代的全部资产都是自己的东西,你肯定会下血本学习,学习之后一定要转换成成果,转换不了就亏了。企业家精神很重要

刚 才您提到车企零部件整合方面中国还有一些不足,整合是整车企业要做的最主要一项工作之一。韩国企业发展之初政府对于零部件等方面有很大的支持,整车企业给予零部件方面有很多支持,实际上对零部件的支持越多越好,但是,尤其在企业上升初期资金是有限的,对零部件的研发能力、统筹能力在哪方面多花一些钱是比较合适的,现代的经验是什么?

柳基千:现代当时所处的情况跟中国自主品牌现在所处的情况不太一样,现代当初所处的情况是工厂建立马上要汽车生产,但韩国国内其他的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根本没有零部件企业,现代汽车跟零部件企业大家一起携手发展。现在中国很多跨国零部件企业,包括中国有能力的都已经起来,在某些领域只要买最好的产品就可以,然后组合一下。

但是这个又带来另外一个侧面,有些人把这个想的太简单,还得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有自己的设计,还得有自己核心的竞争力。有些人想带动零部件一起发展,也有一种最笨的方法,只要选市场最好的产品捏合就行了,问题就在于如何对这些质量过硬的零部件进行整合。在市场上买最好产品的同时,在某些核心领域加强你的触角,在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下打造你的体系能力,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中国毕竟有这么大的市场,肯定有你的产品和企业的立足之地。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11/04025337533760265057690.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