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讯 当地时间11月24日,科尼塞克财团(Koenigsegg Group AB)宣布退出收购萨博的交易。原本打算借助科尼塞克曲线介入萨博收购案的北汽,继收购欧宝失利后,对萨博的“追求”再次遭遇突变。
11月初,北汽还曾对外宣称,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对通用旗下萨博品牌的收购,并且强调“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由此可见怀有极度热情的北汽高层彼时仍信心十足。且在业界看来,尽管通用、科尼塞克、北汽三方只是签订了协议,但这已经是一起“板上钉钉”的收购案。
始料未及的变故,甚至将打乱北汽明年整体的战略部署。
在直接收购萨博的意向被拒后,对于这种间接合作北汽迫于扩张需要仍欣然向往,并且竭尽所能来促成这桩收购案。因为这将是北汽向2010年产销目标迈进的坚实一步。
在徐和谊的规划中,北汽成为科尼赛克的非控股少数股权股东后,尽管话语权无法得到强化,但是可以与萨博在技术方面进行交流合作,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并可利用自身在国内的销售网络引进萨博进口车的销售,甚至待时机成熟后对萨博旗下车型进行部分国产。
然而,意外往往在人还未察觉的时候发生。
科尼塞克财团的意外退出给北汽泼了一身冷水,一切都过于突然。声明中,科尼赛克指责通用在交易过程中行动过于拖沓,导致其错失很多重组萨博的战略关键点。而通用则认为自己一直在协议下积极地进行谈判,对科尼赛克的出尔反尔非常失望。在当事双方未给出完全的解释前,我们无法理清科尼赛克集团推出收购的真实缘由。只是北汽对眼下的糟糕境遇一脸茫然。
或许,科尼赛克的退出有其难言之隐。重新回顾科尼赛克与通用签订的协议,其中有这样一条:科尼赛克集团要在获得瑞典政府资金支持的承诺和担保后,才能完成最终交易。究竟是科尼赛克自身财务状况出现始料未及的恶化?亦或是瑞典政府最终决定不予支持该收购案?这些暂时都无从知晓。
但无论如何,这对于亟待产能扩充集团扩张的北汽来说,一下子确实令其手足无措。原本对与萨博寄予厚望的北汽,除了对此表示遗憾之外,更多的将要揪心于兼并重组道路上的坎坷与曲折。因为此时,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北汽可以收购或者重组的对象已经寥寥无几。
收购欧宝铩羽而归,曲线介入萨博却未料半路夭折,绯闻对象沃尔沃垂青吉利,北汽海外并购的步伐似乎在科尼赛克宣布退出的同时嘎然而止。
而在国内,除现在的福建戴姆勒项目外,有可能与北汽联姻的车企也几乎都花落他家。如果重组华晨和福汽尚有一线可能,徐和谊心里最清楚不过的是,横亘在与这两家企业之间的沟壑究竟有多辽阔。
汪大总曾表示:北汽在坚定不移地走并购这条路,目的就是为了做大做强。也许,自始至终北汽一直坚定地认为,走国际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其重要的发展战略。而在接连的并购重组失利中,北汽要反思的有很多。
兵家常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在宏大的产销目标的压迫下,一味求大的北汽似乎在并未完全了解被收购对象时就频抛橄榄枝,致其收购事件屡遭碰壁。在收购欧宝失利后,北汽并未花时间仔细研究萨博这个品牌,而是在看到一线希望后便迅速挤入,且不惜成本,以致在科尼赛克的退出后,局势完全处于被动。
对科尼赛克的退出,北汽官方回应表示将谨慎地对该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并做出适当的安排。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科尼赛克的退出同时意味着北汽又多了一次重新竞购萨博的机会,那么希望北汽这次能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这个品牌,摸透它的文化,学习它的管理……
?
萨博今年在华前10个月销量与去年同比下滑严重
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萨博2008年全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836辆,今年1~10月,其实现销售仅305辆。逐渐走低的市场销量,加上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小众化,北汽要想花8亿美元买下这个品牌后,如何在后续投入的过程中使其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销量维稳走高,营收达到收支平衡,将是对北汽,对徐和谊的一次重大考验。
新闻背景:
今年8月17日,瑞典的跑车制造商科尼赛克集团与通用就收购萨博问题达成协议。9月9日,科尼赛克(Koenigsegg)宣布,和北汽控股就萨博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科尼赛克将出资约8亿美元收购萨博100%股权,而北汽则以总投资约2.75亿欧元补充其收购资金缺口,入股科尼塞克财团。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11/251127412741133470734.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