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乘用车市场从07年的红红火火到目前的压力重重,其变化速度之快,应该是令人惊讶的。虽然各方也感到汽车市场的压力较大,但其严峻的现实仍是很多人感受不深的。
这两天看到国家公布的振兴经济的措施,感到很振奋。但当看到电力负增长的信息,更感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较大,而且感到数字间的信息含金量有反差。因此如何判断目前的乘用车市场危机程度和回升的风向标应该较为重要。
一、乘用车面临严峻压力
从08年走势看,中国乘用车市场仅用了半年时间出现增速的巨降,尤其是乘用车销量从1季度的同比增长22%,到3季度出现3%的负增长。这种变化速度惊人。
下滑原因首先是经济调整的自身因素导致乘用车市场低增长。随着07年以来中国对出口主导模式调整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希望经济增长模式改变,因此国内调控增长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这导致企业运行压力快速加大。
而此时世界环境快速变化,外部的次贷危机的压力也在08年逐步体现,从4月的广交会的成交额下降已经看到经济增长的严峻压力。随后这种压力不断传导形成较大的市场下滑危机。
那未来何时乘用车市场才能恢复生机?
由于统计数字出现误差的情况较大,可能不够准确。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几个指标因素。
二、MPV市场的下滑是经济危机的先导指标
汽车市场的增速下滑的最直接体现就是MPV市场,其反应速度最快,幅度最大。从08年初以来MPV增长已经陷入低谷,增速远低于轿车的增长,MPV从高增长明星到负增长的典型,其危机体现的很深刻。
三、电力增长放缓是经济随动指标
电力需求能够真实的反映经济现状的指标。今年9月份GDP 增速9.9%,发电量增幅仅9.7%,这是近10年来第一次出现发电量增幅低于GDP增幅的情况。
1-9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67%,增长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45%。9月份用电需求增幅首次出现低于GDP增幅现象,并且电力需求进一步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仍在持续。
延续到10月份,中国电力出现了0.465%的负增长。这是1999年以来中国电力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
GDP由各地统计上报,可能出现偏差。也就是说,宏观经济下行的程度和其给电力行业需求带来的影响,可能都大于目前公布的数据。
由于电力需求的下降被看做是国内经济下行危机的预警。因此我们对市场增长的预期不能强烈。
四、MPV下滑又有多严重?
MPV市场下滑的特点值得深入观察,其影响因素复杂。
08年1-9月的MPV增长主要体现在家庭商务兼用车型的比例大幅下降上,而商务车型占MPV的比例反而从56.7%上升到60%,似乎是家用型MPV消费减弱。
商务车型均表现不佳。08年合资品牌商务车型增长率为-4.1%,自主品牌的商务MPV也下滑5.6%。也就是在商务市场中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下降相近,高品牌溢价和低品牌溢价车型的表现相近。
家庭商务兼用型表现分化。自主品牌家庭商务兼用车型表现突出,其增速达到77%。而合资品牌家庭商务兼用车型下降23%。因此形成市场较复杂。总体看自主品牌在家庭兼用型市场表现突出。
五、东风柳汽风行等自主品牌总体销量大幅上升
如果细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MPV增长速度则可以看到,08年自主品牌MPV份额大幅增长5.4个百分点,从45.7%上升到51%。
07年以来自主品牌在MPV市场上大举投入新车型,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感觉,由此自主品牌在MPV中表现明显提升。
但这并不能消除MPV的危机,如果从大型商务MPV角度看MPV市场压力仍很大。
但为何自主品牌的销量提升?我看了一下风行菱智的产品推进,感觉有些特色。在经济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风行菱智等中档MPV有了新的机会。
风行菱智销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推出的贺岁版车型。贺岁版售价仅为9万余元,主要针对中小企业主,而且结合优惠促销活动推出,最终实现了贺岁版热销的局面。风行菱智贺岁版已经牢牢占据了10万元级MPV市场。而此时高端MPV 市场压力较大。
产品改进较快时自主品牌的明显特色。以风行为例,风行菱智针对今年MPV市场新的需求变化,针对12万元级MPV市场推出另一款重量级产品:08新活力版。这款以“10大配置升级”为主要特点的新版车型以一步到位的配置升级策略得到认可,自主品牌中档商务MPV市场因此再添“活力”。
六、MPV是未来乘用车市场回升的最佳风向标
在目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乘用车市场何时回暖?我感觉最佳的指标仍是MPV。随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回升,中国商品出口势头会有改善。因此经济回升仍会从个体私营业主和中小企业主的购车等扩张活动开始。同时国内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效益回升、资金充裕后,购车需求会充分体现。MPV市场又会恢复活力,相对于轿车等的随动指标,MPV是乘用车市场未来走势的最佳风向标。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11/140935393539.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