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美国华尔街刮起的金融风暴,很快席卷了整个世界。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整体汽车行业都比较艰难。在美国、欧洲、日本各大汽车集团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促销、减产、裁员、合并重组来摆脱困境之时,未来中国车市的发展将呈现怎样的轨迹?如何看待风暴中的 "危"与"机"?盖世汽车特携手四大国际著名跨国咨询机构专家共同探讨金融风暴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危机辩"。
奥纬咨询管理合伙人、大中华区总裁曾伟民:短期来看,金融风暴对我国汽车业界的影响是弊大于利。销量增长的放缓,OEM在销售,价格及利润方面压力很大。特别是出口现在走下坡路。
从中长期来看,利大于弊。第一,每个行业包括汽车都有一个优胜劣汰周期,由于经济效益比较大,利润较大中国以前比较幸运没有经历过,现在由于金融危机的压力,整合必然会出现,有竞争力的公司次能留下来。第二,金融危机的压力能更有效的促进汽车业界的合作。成熟国家供应商和生产厂家很多很好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达到双赢的局面。第三,对我国有潜在的机会。在全球不景气的情况下,呈现低成本的车发展趋势,增加低成本车发展的重要性,对发展国家比如中国等有更多的机会。金融危机欧美是首当其冲的,我国实际受到的影响稍弱些。从长远来看我国在采购,研发等方面可能会获得更多的人员及技术投资。
罗兰贝格高级咨询顾问张君毅:汽车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环节,它的基本供求关系放在那边,短期内汽车销售的疲软,汽车股票的暴跌,甚至行业内兼并整合,乃至个别代表性企业的破产,并不能说明整个行业的基础崩坏解体。股票会崩盘,泡沫会破灭,但是强大的需求依然存在,只是由于宏观经济的疲软,某些即时的需求被置后或者减弱了而已,一切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和他们对应的购买力。
欧美市场的经济进入衰退,消费者的需求会减弱。另一方面,因为金融市场的动荡,制造商的融资渠道受到影响,肯定会延缓新车型的研发,尤其是高端豪华的车型。但是从全球范围内,因为油价的影响,各大厂商对小排量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的投入反而会增加。总体来说,欧美汽车市场肯定会衰退,但不会崩溃,只是消费者的需要出现了变化而已。
至于说到某些企业的破产或者重组,由于汽车行业是周期性行业,这种现象在汽车行业这100多年的历史中时有出现,并不能代表什么。
欧洲美国市场的窘境,越发突出了中国市场对于通用的重要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通用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会越来越大,新车型,特别是在欧洲市场表现好的车型,转移到中国市场的必然会越来越多。
Global Insight汽车事业部高级分析师曾志凌:次贷危机对汽车业的影响肯定是弊大于利的。我国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十分严重,整体汽车市场需求量萎缩。江苏、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出口占全国35%,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汽车出口的风向标,现已下降了8%。汽车在中国是国际化程度最深的行业,不可能不受影响,而且目前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以往的"金九银十"是汽车企业期盼的月份,但是现在的市场销量让汽车人都寒了心。在今后若干个月的时间里,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在今年年底甚至到明年,汽车行业各个企业的日子都会很不好过。可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还很难说。
科尔尼国际咨询公司董事戴加辉博士:从9月份中国媒体开始大规模报道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连接同比大幅下滑,这是以往中国汽车市场所没有的(低谷),但我觉得强大的市场需求在那里,金融危机只不过影响了消费者心理。
可能更大层面上金融危机影响的是中国的汽车零配件出口。汽车零配件的出口额可达到国内零部件总市场规模30%左右,这其中多半由成熟国家跨国整车厂企业对中国采购构成,欧美市场低迷将导致订单相应萎缩。美国市场上新车消费下滑,以二手车为代表的售后市场需求会较以前繁荣,但这部分对中国配件的需求仍不足以抵充影响。
影响中国汽车业出口的三个因素:汇率、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其中原材料价格方面中国与其他市场并无多大差别;汇率方面,年初有人曾预期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会达到6.5,但依照现在升值放缓的趋势看(现约为6.8元),我对于汇率问题还比较乐观;倒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增长速度过快,这将加大很多出口企业盈利难度。
美国汽车业若发生整合,则很多在欧美公司的华裔汽车界精英人士会回流到中国公司。底特律汽车公司们现在的状况真的很糟糕,无疑现在是中国汽车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扩张的大好时机,但根据科尔尼对诸多企业高层的了解,中国企业多会对此进行慎重考虑,毕竟进行海外经营的难度还是很大。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10/28052107217.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