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发展给了全球很多国家机会。比如越南的VinFast,也是要借助电动汽车在全球汽车工业变革期去谋求跃迁的机会。而石油国家在汽车工业(新能源汽车)上的投资,也在Lucid上展开了。
有了这个“石油爹”,Lucid还是很豪气的——
· 今年2月28日,Lucid宣布在沙特阿拉伯建造一座年产15万辆汽车的新制造工厂。Lucid与沙特阿拉伯投资部(MISA)、沙特工业发展基金(SIDF)和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KAEC)合作。
· 4月27日,沙特阿拉伯政府宣布在10年内从Lucid Motors购买至少5-10万辆电动汽车,这其实深刻改变了石油国家(人民)开油车的习惯——开始开电车了,这有点像挪威基于自身的考虑,率先转向电动化。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中国通过汽车产业政策,地方上给很多的新势力汽车机会去尝试。国外而通过学习中国经验,在汽车变革期以国家为单位,大家都想在供应链变简单、汽车行业冗余大量人才之际有所作为,再加上汽车行业目前从深度全球化分工开始向地区供应过渡,是很有可能出现地区性供给格局的。
图1 美国汽车企业市值排名,Rivian市值跌幅很大,导致福特持有的Rivian 12%股权出现54亿美元亏损
Part 1:Lucid的投资历程和起量过程
其实Lucid在之前和中国资本也有过很多经历——
2009年,Lucid 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风投公司Venlock和来自中国的青云创投。2011年,Lucid完成了三井物产和JafcoLifeScience的2400万美元B轮融资。而在2014年1亿美金的融资,发生了和北汽与贾跃亭的故事,这家公司的可持续性一直存疑。
然后“石油爹”入局,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的10亿美元投资,到上市前这个主权基金有1015252523股,对Lucid实现了控股并延续到今天。
表1 Lucid的融资
和Rivian“飞流直下”的股价相比,Lucid有了沙特持续的投入,包括巨量的潜在订单放在那里,其股价波动没有那么夸张,总体市值维持在320亿美金。
图2 沙特的持股占61.41%
从事件的梳理来看,这有点像石油王国在欧洲玩足球——在美国这样的环境下通过资金来对先进的制造业和科技进行投资,然后再把产业链比较关键的部分拉回到沙特,实现本地产业发展。
图3 Lucid的关键历程
目前Lucid在美国已有2.5万台订单。而Lucid的工厂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Casa Grande,从2021年9月开始在小规模生产,10月底开始首次交付。2022年的生产计划主要是交付之前的订单,预计将生产2万辆电动汽车。这个工厂将逐步扩建,投资7亿美金,然后从3.4万台产能,2023年扩充到5.3万,2025年9万辆,2028年第三阶段年产能40万辆以上。
图4 美国的Lucid销售网络
Part 2:关键供应链的锁定
Lucid采用的是800V系统,最重要的还是保证SiC的供应。
图5 功率半导体的供应锁定
1)主驱动方面
Lucid Motors在上量之后继续找Wolfspeed达成重要合作——Wolfspeed和Lucid Motors签订多年协议,将由Wolfspeed生产和供应SiC装置,Wolfspeed 1200V SiC XM3半桥功率模组通过Wolfspeed莫霍克谷工厂(Mohawk Valley Fab)制造与供应。位于美国纽约州的Wolfspeed莫霍克谷工厂(Mohawk Valley Fab)于4月开始生产,是全球最大的200mm SiC制造工厂,提升Wolfspeed功率元件的产能。Lucid Air车型逆变器搭载Wolfspeed XM3 SiC功率模组,XM3帮助Lucid电机(74kg、500kW)实现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带。
2)Lucid Motors 选择罗姆Rohm 做车载充电机和DCDC
Lucid在Lucid Air的车载充电器中使用罗姆的碳化硅半导体(SiC MOSFET),Lucid Air的中央车载充电单元Wunderbox中,集成了一个DC-DC转换器和双向车载充电器,可提供19.2 KW的交流充电。
3)电池方面
Lucid采用的是2170的电池,也和三星SDI和LGES建立了供应关系,目前在美国的需求是主要的。从长期来看,将来在中东这边是否能建立锂电产业链,靠着石油国家出钱、非洲这边的资源来建立。由于中东的炎热气候,看上去将来建立干燥的电池产业还是合理的。
图6 Lucid和LGES和三星的供应
根据A2mac1的拆解,首批Lucid使用的是SDI的电芯来做118kWh长里程车辆的交付。
图7 首批使用的是21700 SDI的电芯
小结:
和石油国家在足球市场的玩法相似,石油国家将来在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的投资,可能会变得更具实际意义,这对于这些国家的产业对冲是有价值的。传统汽车强国的概念,随着壁垒的降低,通过资本做纽带选择全球分工来打造自己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从逻辑上来看完全没问题。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