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中国转身:是大众先声夺人还是丰田后来居上?

车事经典 2019/8/6 8:36:36 盖世大V说

1083万辆与1052万辆,这是2018年全球销量排名前两家的具体数据,它们分别是大众汽车与丰田汽车。然而在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转换的时代浪潮中,这两家国际汽车巨头也都纷纷意识到靠传统汽车的产业模式无法赢得未来,并开始了转型。


尤其在中国,这个集全球产业资源最显著,也是最活跃且最大的市场中,两家巨头都在进行着看似雷同,却又隐含自身企业价值观的转型试验。中国市场的这种竞争对于两家巨头在全球所体现的价值就如同争夺行业至高点一样重要,但它又比传统汽车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紧迫。

在这过程中,这两家巨头谁将领先一步呢?

01
出行领域:大众前期优势明显

又是出行:这几乎是现在车企转型绕不开的话题,大众与丰田在中国转型布局的重点之一也就在于此。对于目前的传统车企而言,出行层面的布局大多为与市面上的成熟出行公司进行合作,这两家巨头同样如是。

大众汽车早在2014年就开始与滴滴合作,引入大众的新能源车型作为滴滴的专车服务;随后在2016年11月,大众与滴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协同彼此在产品、市场、品牌、数据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配合“互联网+”战略,推动智慧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

如今这项战略协议已发展到双方组建合资公司的阶段。据了解,双方已明确在上海嘉定建立致力于出行的合资公司,定名为上海桔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将以此组建庞大的共享出行车队,大众汽车也将从中获得宝贵数据和出行车队的运营经验。

当然大众合作的出行公司并不只滴滴一家,还有自2017年开始的首汽旗下的GoFun共享汽车项目,大众在其中还占有20%股权;今年5月份,大众系的三家公司还与首汽智行达成了从汽车研发制造到出行服务平台搭建、算法优化、运营管理效率提升,到高质量二手车再流通这一商业模式的闭环合作。

相对于大众在华之出行方面的对外合作,丰田在华的合作更加简单,时间与进度上也比不了大众。据了解,丰田在华的出行业务合作主要也是与滴滴,双方早在2018年初就开始了关于一款纯电动自动驾驶概念车e-Palette的开发合作。除此之外,丰田自当年5月起,开始在示范经销店面向网约车司机开展车辆租赁业务,同时提供多种车辆相关服务。

如今丰田与滴滴也进入到了组建合资公司的阶段。近日丰田就宣称,将投资6亿美元,与滴滴及广汽丰田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开展面向网约车司机的车辆相关服务,将进一步深化两家公司的合作至普及阶段。

从出行业务上看,无论是横向还是纵深,丰田在华的布局对比大众还是有差距的,这很可能与其明确全球战略转型相对较晚及对中国出行市场的预判有关(毕竟目前出行领域的公司还未有稳定盈利的)。

况且,大众为了在中国布局移出行还特意在2018年5月成立了逸驾智能(Mobility Asia),重点关注智能车联网、智能出行生态、智能基础设施等五大业务,并为大众在华的出行合作提供如数据、算法等技术支持,这是丰田针对在华出行业务并没有上升的高度。

02
电动化:大众强于量 丰田优于技术

电动化同样是巨头们转型绕不开的话题,尤其在中国这个全球电动化最大,增长也最快的市场之中。

从目前公开的投放市场的产品进度上看,大众无论在产品数量还是投放时间都要优于丰田。其中大众的三款纯电动车型(纯电朗逸、纯电宝来与纯电高尔夫)都将在今年上市,但丰田方面的电动车(纯电版的C-HR与奕泽)要在明年才能量产上市。同时,目前市场上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大众在数量上也优于丰田。

另外,在对外公布的新能源布局方案中,大众也领先于丰田。据了解,大众在今年就将有14款新能源车在中国落地。到2028年,该集团计划生产220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将在中国生产。

据悉,大众中国将联手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江淮大众三家合资企业共同完成这一目标。在这当中,前两家合资公司的新能源工厂将在明年正工投产。届时,大众将在中国拥有60万辆纯电动汽车产能。

在动力电池方面,大众汽车正在与国内包括赣锋锂业在内的5家电池厂商进行合作,帮助这些企业将电池提升到国际标准。一旦达到,大众汽车就会使用他们生产的电池来装配集团旗下的电动汽车。

相对于大众对中国市场如此明确的新能源领域布局方案,丰田至今并没有类似的计划,只是在其全球规划中,提及了要在2025年针对中国市场投放10款量产电动车型,以及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展开电池开发与回收等技术合作,但这也是其由重点倡导混动转向主攻纯电动车的标志性开端。

虽然在中国市场的合作广度与深度上目前丰田还不及大众,但丰田并不是没有优势,甚至可以超越大众的技术,其中电池技术就是丰田的杀手锏,并让其在未来的中国汽车电动化中成为最具潜质的厂家。

丰田在电池技术的优势起源于其混动车型及这类车型在全球市场中稳定的应用。丰田自1997年推出世界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型以来,其搭载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车的全球销量早已突破千万辆,这使得其电池技术从研发到制造,再到销售方面具备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也包括技术标准与材料应用)。

在上述领域方面,大众在全球的地位不及丰田,从而会影响到其在中国的技术表现。同时在中国政府近期倡导的氢燃料电池层面,丰田的技术更是强于大众。

这不仅因为丰田已推出量产氢燃料电池车,并拥有3500辆的销量,更是因为丰田较大众更加看重这一领域的应用(大众认为氢能源燃料电池车未来10年无法成为有竞争力且成熟的量产技术),进而对其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产生推进作用。

写在最后:

中国市场是目前全球汽车“大象们”的必征之地,尤其在其处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前沿时期。这些“大象们”在中国市场的“转身”虽然涉及诸多业务单元,复杂且脚步沉重,但它们的心是坚定的。

作为全球前两名的汽车公司,大众与丰田的较量正在延伸至全新领域,而在中国市场中,大众目前正以量与时间的优势领先丰田,但丰田的机会在于技术能力及谨慎、稳定的企业性格,虽然量在短期内还难以企及,但其后劲十足还是会让竞争对手忌惮。

不过,也许这样的市场才更精彩吧!

来源:盖世汽车大V说 作者:车事经典 *本文由盖世汽车大V说专栏作者撰写发布。专栏作者为本文的真实合法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盖世汽车。如需转载请联系专栏作者。

车事经典

严肃的话题,逗比的语言; 专业化的问题,社会化的解读。 让每一个故事成为阅读经典。

  • 42943

  • 33

盖世大V作者



关于盖世汽车资讯| 联系电话:021-39586122 |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盖世汽车旗下网站:中文站|国际站|中文汽车资讯|英文汽车资讯|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沪ICP备07023350号